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新聞1+1丨中國外貿“半年考”,成績如何?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

2025-07-15 14:43:07

7月1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外貿規模穩定增長,成為我國上半年外貿表現的主要特點之一。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

《新聞1+1》關注:中國外貿“半年考”,成績如何?

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

體現出什么樣的變化和特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茉楠:整體看今年上半年的外貿成績確實超乎預期,經歷外部的不確定性,包括貿易摩擦,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所帶來的沖擊之下所取得的成績。總體來講可以用價增質優來形容,尤其是對于整體的貿易結構而言,可以說交出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

我們抗住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體現了我們在全球貿易增長中的韌性。取得這份成績單,有下幾個因素。

  • 第一點,得益于前期一系列國家穩外貿、穩增長的政策措施,許多政策措施已經見效了。

  • 第二點,我們現在整個貿易結構、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成為現在全球經濟增長的穩定之矛。以新三樣為代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產品,這三樣產品合計已經超過七千億元人民幣,占據了我們整體出口外貿的兩成以上,是我們增長動能的最主要的引擎之一。

  • 除此之外,現在可能有一些基數的原因,比如去年二季度基數相對比較低,所以今年二季度出現比較明顯的增長。部分企業,包括部分行業,為了搶出口,比如為了規避今年下半年關稅的風險,提前進行出貨,這也使得現在整體外貿形勢有了非常明顯的增長。基于以上的綜合原因,今年上半年外貿出口還是比較滿意的一份答卷。



貿易商品有了新的特點

如何看待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茉楠:外貿結構的變化也是中國產業結構變化的縮影,特別是隨著中國近年來不斷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包括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現在外貿領域當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也在不斷地向產業鏈上游邁進。新三樣已經占據整體外貿出口兩成以上。

  • 一個新的亮點就是我們的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也是我們智能制造和數字經濟轉型發展過程當中所帶來的競爭力的體現。而且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工業機器人的市場,所以隨著工業機器人的出口,也帶動了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出口,比如核心零部件、工業設備、相關的工業軟件。

  • 從單純的產品出口向整個產業鏈高端的出口,也體現了中國的外貿出口不斷地向高標準和高質量發展邁進,所以這些方面都體現了我們國內高質量發展水平的縮影。



民企在內的外貿企業

該朝什么方向努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茉楠:中國近些年來的外貿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是外貿的主力軍。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民營企業確實打造出自己的長板,尤其是對于行業的競爭力發展,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都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工業制造,新三樣,很多都是來自民營企業的創造。總體來講,對民營企業的競爭力,特別是對非常有韌性的策略,我們還是抱有信心的。

  • 從國家層面來講,一方面政策應該更大力度地去輸血,特別是在一些出口退稅方面,能給予我們受貿易沖擊或者受關稅沖擊影響大的行業更大的支持力度。

  • 另一方面,更應該產業造血。現在的企業出海,原來更多的是賣產品,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到海外投資,包括在海外建當地的一些產業鏈,所以這些方面國家應該給予更多的政策方面的支持,讓我們的企業在海外有更強的競爭優勢,把我們的成本優勢真正轉化為競爭優勢,這也是對民營企業最大的支持。



未來在支持外貿企業發展的政策上

還可以有怎樣的開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茉楠:很多企業不僅是對資金本身的需求,其實還有非常多的金融方面的服務,比如保險、征信,比如對于金融合規方面的要求,都需要我們的服務走出去。

實際上從國際化的進程當中,其實都是相關的貿易企業和金融企業共同走出去,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的金融機構可以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在服務的增值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不僅是對于我們現在的一些國有企業,大企業,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能進行精準服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收益和效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