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中經評論:乘“數”而上,讓美好生活更閃耀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2025-08-20 11:07:08


數字技術助力美好生活,過去不敢想象,而今觸手可及。無人機送外賣、智慧停車帶來全新體驗,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創造更多可能,農田裝上“智慧大腦”、礦山實現無人值守解鎖生產新方式,數字生產、數字生活的每一幕場景,都蘊藏著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

近日,國家數據局公布“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成績單,亮點紛呈。一是“數字底座”加快夯實。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總數與2020年相比增長5倍達到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增長了34倍達2.26億戶,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新”而行。二是數據賦能產業轉型成效顯著。2024年全國數據企業數量超過40萬家,數據產業規模達5.8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17%,越來越多的行業迎來“點數成金”的機遇。三是數字服務惠及更多百姓。全國5A級景區數字化改造完成率達100%,全國醫保碼用戶超過12億人,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讓民生幸福成色更足。

數字技術不僅造福中國,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也為世界增添亮色。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數字化轉型,到5G、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中國致力于推動縮小全球數字鴻溝,與世界共享時代發展機遇。在東南亞,中國企業助力打造東盟首家5G智慧醫院;在拉美,中國與巴西、厄瓜多爾等國利用數字技術開展創新合作。

不過,成績之下,數字中國建設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數據越是高效安全流通,越能釋放紅利,但部分政務數據還存在底數不清、重復采集、來源雜亂等問題,“數據壁壘”如何打破?又如,隨著技術不斷進步,該如何彌合“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不掉隊?此外,數字化技術是把“雙刃劍”,數據與網絡安全如何保障?以生成人物影像為例,人工智能在收集、生成數據時,就可能侵犯個人隱私和肖像權。

數字中國已超越單純的經濟概念,滲透至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亟需答好技術創新與有效治理兩道命題。一方面,需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另一方面,要練好數字治理的內功,完善數據合理使用和流通的法律法規,建設全國統一的數據大市場,為政府賦能、為市場增效、為社會賦權。

事實上,國家層面已出臺多項針對性政策。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印發《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要點》,提出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等七個方面重點任務。6月,國務院公布《政務數據共享條例》,首次從國家層面以行政法規形式,對政務數據的目錄管理、共享使用、平臺支撐等進行規定。放眼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智能制造不斷提速、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動……一幅欣欣向榮的數字中國發展新圖景徐徐展開。

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乘“數”而上,充分發揮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等優勢,數字中國建設前景廣闊、未來可期,美好生活也將更加閃耀。(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責任編輯:年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