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 中埃古文明在孔子家鄉跨時空“對話”

來源:山東大學

作者:孫偉

2025-07-11 15:00:07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埃及和中國同為世界文明古國,交往歷史可追溯到古絲綢之路,近年來在文化、教育、建筑等領域的合作更加深入。尤其是兩國開展聯合考古,共享技術和成果,為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樹立典范。”埃及駐華使館副館長海贊姆·阿卜杜哈迪10日在孔子誕生地曲阜尼山表示。

當天,中埃古代文明對話會首次在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期間舉辦,發出文明合作倡議。近90位中外學者通過對話交流從古老文明中挖掘“和合”智慧。

埃及盧克索博物館館長阿拉·埃爾·門沙維提出,埃及和中國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物資源。“文物保護是延續文明的核心手段。中國正借助AI算法、3D掃描等高科技手段,構建博物館的數字化敘事,讓文物和遺跡重獲‘新生’。我們希望學習借鑒這些創新實踐。”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教授方輝受訪時表示,華夏文明和尼羅河文明都是土生土長的原生文明,且均在漫長的農業發展基礎之上步入文明社會,并對周邊民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作為考古學家,他格外關注兩國民眾對金屬器的開發和利用。“中國古代的金屬器以青銅器為主,衍生出復雜的鑄造工藝,而埃及的金屬器多為黃金,金箔鍛造、拉絲等技術成熟。盡管兩國金屬器的材質不同,但有很多相似功能,如祭祀祖先和神靈。”方輝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埃及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來到中國,共同開展文化比較研究。

山東大學副校長朱德建介紹,近年來,學校與埃及高校開展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在考古領域和埃及開羅大學簽署“校際合作協議”,進行文物保護和聯合考古等工作。山大師生也多次組團訪問埃及,實地考察胡夫金字塔、埃及博物館以及薩卡拉墓葬區等。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徐寶鋒在對話中分享道,中華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具有彼此呼應的深層結構,以強大的文化柔性和適應性在歷經征服、殖民與現代化的沖擊之后,依舊以自身方式參與全球文明的進程。“真正偉大的文明不是排斥異己的霸權,而是能在時代變革中保持自己的連續性。”

在徐寶鋒看來,當天的對話已經超越單純的學術層面,走向更深的現實維度。“我們要通過文明對話尋找經濟合作、社會治理、教育創新的共通智慧,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文化方案。”

閃電新聞記者 孫偉  通訊員 林竹 車惠卿 王一晗 報道

[責任編輯:孫偉 陳銀 楊本敬 李翔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