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5-07-20 19:30:07
原標題:首部系統梳理山東紅色金融史的開創性著作——解讀《山東紅色金融概論》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原標題:首部系統梳理山東紅色金融史的開創性著作——解讀《山東紅色金融概論》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紅色金融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并幫助廣大黨員干部、金融從業者和青年學生深入了解黨領導金融工作的歷史經驗,傳承紅色金融的光榮傳統,增強金融文化自信與職業使命感。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紅色金融文化不僅為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豐富歷史資源和思想滋養;而且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凝聚精神力量。
就內涵而言,《山東紅色金融概論》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生動的敘事筆觸,系統梳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1949年)山東抗日根據地與解放區紅色金融的創建、發展與壯大的全過程,全方位再現了山東紅色金融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本書追溯了山東農村革命根據地早期的金融探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對金融支持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這一時期雖未形成系統化金融體系,但為后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二是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著作重點聚焦北海銀行與魯西銀行兩大紅色金融機構的創建與發展。1938年12月1日,北海銀行在掖縣(今萊州)正式成立并發行“北海幣”,成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經濟支柱。盡管因戰爭形勢惡化而經歷轉移、停業與重建的波折,北海銀行最終于1940年10月在沂南縣青駝寺成立總行。與此同時,1940年3月成立的魯西銀行在冀魯豫根據地發行“魯西幣”,在敵人頻繁“掃蕩”的險惡環境中堅持地下印鈔工作。書中生動記載了當時金融工作者的艱辛:“支行機關則隱蔽在一地堅持工作,白天集合在山頭辦公,夜間在地洞里分散睡覺。穴居群處,大有原始人之風,以致槍炮之聲雖起于鄰村,然不妨我算盤聲之盈耳也。”三是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這一時期山東解放區金融體系進一步完善,最終實現貨幣統一。1948年12月1日,北海銀行與華北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并組建中國人民銀行,北海銀行由此成為新中國金融體系的三大基石之一,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山東紅色金融概論》的出版是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傳承紅色金融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近年來,該校通過“三位一體”模式系統推進紅色金融文化建設:編寫山東紅色金融研究叢書來熏陶人、建設山東紅色金融博物館來吸引人、建立山東紅色金融研究組織來凝聚人。2023年12月19日,山東紅色金融博物館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歷城校區建成開館,成為山東省首家全面展示山東紅色金融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也是全國高校中唯一反映地方紅色金融發展歷程的專題性博物館,目前已獲批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紅色金融教育基地。《山東紅色金融概論》正是在博物館建設成果及《山東金融史研究叢書》編寫經驗基礎上精心編撰而成,成為該校紅色金融文化建設的又一重要成果。據悉,除了《山東紅色金融概論》,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編寫的紅色金融研究叢書中,《中國紅色金融概論》《山東紅色金融史研究叢書》等已編寫完成、準備出版。這些研究成果將共同構成系統研究紅色金融的理論體系,為傳承紅色金融基因、弘揚紅色金融精神提供學術支撐。
具體而言,《山東紅色金融概論》一書由“緒論-五章主體-尾論”的七部分結構組成:
緒論,共分為三部分。本書全面介紹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山東抗日根據地及解放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進行的建立銀行、發行貨幣等金融活動,涵蓋了山東抗日根據地紅色金融業的創建與發展、貨幣政策與貨幣發行、金融業務與貨幣斗爭、山東解放區貨幣的統一與壯大、革命精神的繼承與發展等多個方面。學習研究山東紅色金融,對于深化黨史國史教育弘揚革命精神、推動金融創新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上研究對象與內容主要采用了文獻研究法,系統梳理了歷史檔案、回憶錄、研究著作等各類文獻;比較研究法,將山東紅色金融與其他根據地金融實踐進行了對比分析;實地調查法,編寫組走訪山東紅色金融歷史遺址,收集了口述史料;跨學科研究法,融合了歷史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多學科視角。這種科學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全面的研究方法,為讀者呈現了一部值得信賴的、極具教育價值的山東紅色金融讀物,也為后續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章,山東抗日根據地紅色金融業的創建與發展,共四部分。本章介紹了北海銀行、魯西銀行的創建與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創立的革命政權在抗日根據地創建銀行、發行貨幣和服務民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金融工作經驗,在打破敵人經濟封鎖、發展根據地經濟、保障根據地供給、改善根據地民生、支援革命斗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抗戰時期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支點,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二章,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貨幣政策與貨幣執行,共四部分。本章既講到抗日根據地的貨幣政策,又講到兩大銀行北海銀行及魯西銀行印發的紙幣及流通與山東各抗日根據地的貨幣及流通。抗日戰爭時期,為穩定幣值、治理通貨膨脹,山東根據地將幣值管理與物資管理緊密結合,以北海幣為單一本位幣進行貨幣斗爭,上演了一場消滅法幣和偽幣的大戲,為建立健全新中國貨幣體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第三章,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金融業務與貨幣斗爭。本章共六部分,既介紹了抗日時期北海銀行、魯西銀行的主要業務,又聚焦了膠東、冀魯豫及山東其他各區抗日根據地的貨幣斗爭,最后實現了統一的北海幣市場在全省建立的局面。抗戰期間,為了支持生產建設,打破日偽經濟封鎖,保證戰爭供給,以獲得最終的經濟斗爭及軍事斗爭的勝利山東根據地依托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所成立的北海銀行等銀行及其開展的業務,開展貨幣斗爭,最終實現了全省范圍內單一本位幣北海幣市場的統一。
第四章,山東解放區貨幣的統一與壯大。本章共兩部分,既介紹了山東解放區的鞏固與擴大,又聚焦了山東解放區貨幣的統一與擴大。在解放戰爭的烽火歲月中,面對日偽貨幣、國民黨貨幣以及多種地方雜鈔并存的混亂局面,山東解放區政府果斷采取行動,通過北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設立與壯大,逐步實現了貨幣的名稱統一、相對統一乃至完全統一。
第五章,山東解放區北海銀行歷史使命的完成。本章共四部分,既介紹了抗戰勝利后北海銀行城市工作的初步開展,北海銀行向城市全面進軍,又聚焦了北海銀行城市業務普遍展開,最后結束歷史使命,組建人民銀行。在解放戰爭中,北海銀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了系列金融斗爭,隨形勢變化而動態調整工作重點,不斷鞏固北海幣地位,支持城市經濟發展,繁榮市場,發揮出了革命銀行的重要作用,并與華北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組建成中國人民銀行,為新中國金融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礎。
尾論,山東紅色金融事業的歷史啟迪。本章共四部分,首先,總結了山東紅色金融事業的三大歷史貢獻,即支持革命戰爭、促進經濟發展、奠定金融體系基礎。其次,總結了山東紅色金融事業斗爭中的三大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立場、堅持貨幣主權。再次,于山東紅色金融事業中凝練出六大革命精神,即白手起家、大膽創新精神,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精神,不懼挑戰、敢于斗爭精神,以民為本、為民服務精神,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精神,嚴于律己、廉潔奉公和信仰至上、矢志理想精神。最后,闡釋了山東紅色金融事業的當代價值,即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堅持深化金融改革與創新。
《山東紅色金融概論》的出版是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傳承紅色金融文化的重要里程碑,獲得了學界的高度評價: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向軍教授認為,該書是“兼具學術價值和精神價值的紅色文化科普讀物,具有突出的創新性,許多具有獨到見解的新概念、新觀點、新論斷,集中體現在對山東紅色金融事業的歷史啟迪這部分內容中,將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提供堅強支撐。”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科研管理處處長邱從強指出:“《山東紅色金融概論》史料翔實、脈絡清晰、主題突出,全面展示了以北海銀行、魯西銀行為代表的山東紅色金融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本書主審、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劉德軍教授強調:“《山東紅色金融概論》是山東省乃至全國第一部研究山東紅色金融的學術專著,該書研究基礎扎實、框架設計科學,將有助于學校傳承紅色金融的大思政課教育教學。”
《山東紅色金融概論》將成為黨史教育和金融史學習的重要讀物。正如書中所展示的,山東紅色金融的歷史不僅是一段值得銘記的光輝歲月,更是一面照亮未來的精神旗幟,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繼續書寫中國特色金融發展的新篇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