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0日訊 (山東臺記者 劉傳佳)為了深化工程建設領域法律實務交流,助力工程建設企業提升法律風險防范能力,8月9日,由山東建筑大學管理工程學院和法學院、龍達恒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建設工程法律法規熱點交流會”在山東建筑大學博學會堂隆重舉行。最高人民法院原法官、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原廳長、一級高級檢察官馮小光,濟南市委政法委一級巡視員謝圣仁,山東建筑大學黨委副書記黃曉廣,北京建設工程招標和造價管理協會會長吳佐民,山東省仲裁協會會長、淄博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張公博,山東省仲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濟南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安群,龍達恒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宏民等領導、嘉賓出席會議,來自司法、仲裁、調解中心、行業協會、高校、建設和施工單位、造價咨詢企業、律所等單位代表約400人參加會議。
建設工程法律法規熱點交流會現場
本次會議得到了山東省仲裁協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造價協會、濟南仲裁委員會辦公室、淄博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山東省法學會工程法學研究會、濟南市工程建設標準造價協會等單位的指導支持,由龍達恒信工程糾紛預防與化解服務中心、龍達恒信商學院、龍達恒信研究院、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北京華宜開拓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彰顯了“專業協同、跨界融合”的辦會理念。
本次交流會的上午場環節由山東建筑大學管理工程學院院長陳健主持。
陳健
山東建筑大學黨委副書記黃曉廣在致辭中表示,山東建筑大學作為主辦方之一,始終以培養行業人才、服務城鄉建設為使命。在新規實施和行業變革背景下,此次交流會匯聚多方智慧,對推動建設領域法治化、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將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黃曉廣
山東仲裁協會會長、淄博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張公博在“仲裁專業化與建工房地產健康發展”講話中深入剖析了中國仲裁事業的發展趨勢及其在建工房地產領域的作用,并強調專業化仲裁是破解行業宏觀困境與微觀難題的有效路徑,他還向大家分享了淄博仲裁委在專業化實踐中的創新舉措,展現了在促進行業規范發展中的積極貢獻。
張公博
龍達恒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宏民在致辭中分享了龍達恒信在工程咨詢領域的專業優勢、典型業績及“工程造價+法律”服務模式探索上的創新實踐。他指出,本次交流會匯聚了眾多司法、仲裁及行業專家,共同探討建設工程法律熱點難點,這既是提升解決糾紛能力的重要契機,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指示的具體行動。他表示,龍達恒信將持續以創新為驅動,深化行業合作,共同探索建設工程法律實務的新路徑。
楊宏民
最高人民法院原法官、最高人民檢察院原第六檢察廳廳長、一級高級檢察官馮小光在以《建設工程無效合同的法律適用》為主題的發言中,結合多年司法實踐經驗,深入剖析了建設工程合同無效的主要情形,重點分析了工程款結算、損失賠償等實務難題,并對法律適用問題提出了獨到見解。
馮小光
北京采安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院)仲裁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高印立在《建設工程案件中的鑒定問題》主題發言中,結合多年實務經驗,系統剖析了建設工程案件鑒定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圍繞造價鑒定和工期鑒定兩大核心問題,詳細闡釋了鑒定啟動的標準條件、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特別強調了鑒定依據的規范性和質證程序的重要性。
高印立
本次交流會下午場環節由山東建筑大學法學院院長朱寶麗主持。
朱寶麗
在議程開啟前,作為本次會議承辦單位代表,龍達恒信工程糾紛預防與化解服務中心、龍達恒信商學院、龍達恒信研究院的負責人,分別向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及業界同仁表達了誠摯的謝意,感謝大家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與積極參與。
承辦單位代表
北京建設工程招標和造價管理協會會長吳佐民在《從“計價標準”看合同價款的調整原則與方法》的主題發言中,深入解析了我國建設工程計價標準的演進歷程與核心內涵。他針對合同價款調整這一關鍵議題,系統闡述了工程量清單缺陷、物價波動、政策法規變更、工程變更及索賠等各類情形的處理規范,并特別強調在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當下,亟需工程與法律兩界,協同探索工程造價構成與合同價款的法律邏輯,為行業健康發展構建更加完善的制度體系。
吳佐民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造價協會秘書長于振平在《爭議評審方式化解住建糾紛的山東實踐》主題發言中,系統介紹了山東創新構建的“評調裁一體化”多元化解糾紛機制。他回顧了山東省在住建領域推動多元化解糾紛的探索歷程,深入剖析了爭議評審在化解工程計價糾紛、補強司法鑒定等方面的獨特價值,展示了山東通過府院聯動形成的“行業評審+專業調解+司法確認”的新型化解糾紛模式。
于振平
龍達恒信工程建設法律服務中心主任、商法融合創效服務中心主任、工程咨詢七部經理向思琳在《工程造價糾紛案例分享》主題發言中,通過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和專家輔助人核心價值相關真實案例,深度剖析了工程造價糾紛化解的專業實踐,展現了工程造價與法律服務的深度融合,對公平解決工程糾紛的重要作用,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工程造價+法律”專業服務范式。
向思琳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房地產與建設工程業務中心副總監、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長朱文華在《EPC工程總價包干的限制與突破》主題發言中聚焦于EPC總價包干的法律風險與實務中的靈活處理方式,探討了EPC工程總價包干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的限制及其法律突破途徑。通過多個案例,分析了合同無效、顯失公平、發包人要求變化、基礎資料錯誤、合同條款沖突等情形下如何突破總價限制,并強調了公平原則和實際履約情況對工程價款調整的重要性。
朱文華
本次交流會的重磅環節——主題訪談交流由山東建筑大學管理工程學院造價系主任、黨支部書記張琳主持,與山東建筑大學社科處處長、山東省工程法學研究會會長王淑華,濟南仲裁委員會辦公室仲裁發展處處長孫瑞,綠城管理山東公司成本總監李俠,歷城區人大代表、龍達恒信合規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工程咨詢四部經理張翠四位嘉賓,圍繞“新形勢下造價咨詢企業在建設工程糾紛預防與化解中的作用”這一主題,展開了精彩對話,為新形勢下行業風險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張琳
訪談交流環節
與會代表普遍認為,本次會議內容務實、成效顯著,匯聚了建設工程法律實務界權威力量,圍繞熱點難點問題深入研討,不僅為建筑施工單位、造價咨詢企業有效防范法律風險、提升合規水平提供了清晰指引,更搭建了司法、仲裁、協會、高校、律所、企業之間跨領域交流的高效平臺,促進了經驗互鑒與知識更新,為建設工程法律領域的法治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交流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