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8-21 10:08:08
原標題:菏澤市政府公物倉盤活資產2.2億元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菏澤市政府公物倉盤活資產2.2億元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趙念東
本報通訊員 鄭暢 劉宇
菏澤市政府公物倉以制度創新為閘、智慧管理為渠,全面打通“蓄水—放水—活水”國有資產管理全鏈條。自2023年12月試運行以來,截至2025年6月底,政府公物倉累計歸集資產7萬余件,盤活資產總值達2.2億元,交出了一份資產盤活增效的亮眼答卷。
廣開“蓄水”之源,筑牢資產歸集根基。出臺《菏澤市市級政府公物倉管理暫行辦法》,將閑置、超標配置及臨時機構資產全部納入公物倉管理,嚴把資產入口關;建成總面積達2600平方米的智慧實體倉,配備物聯網系統實時追蹤資產動態,推行“統一管理、調配、維護、回收、處置、收益”全周期管控;創新構建“1+N+6”模式(1個實體倉+N個虛擬倉+6項統一標準),打造執法倉、部門托管倉等虛擬分倉,繪制全域“資產數字地圖”,實現資產可視化歸集。目前公物倉資產歸集已覆蓋32%市直單位,同時方艙醫院6萬余件閑置資產“顆粒歸倉”,資產池持續擴容增效。
暢通“放水”之渠,激活共享流轉動能。依托“借管還一體化”物聯網平臺,高效借用資產4780件,節約資金1061.96萬元;閑置設備“二次上崗”成效顯著——2800臺設備調劑高校教學、價值306.74萬元,68臺設備捐贈鄉村支援振興、價值27.92萬元;嚴控增量支出,推行“公物倉優先”機制,要求單位采購前必先查倉,2024年臺式電腦實際采購量較預算壓減超80%。創新資產電子標簽管理,通過“山東通”推送至使用人,實現“人人管物、物物有人管”,資產周轉效率顯著提升。
深挖“活水”之效,釋放資產增值潛力。創新資產處置路徑,打造資產統一處置平臺,將分散拍賣轉為“打包評估、集中交易”,3家單位的10輛公車處置收益已足額繳庫。拓展“公物倉+”外延,推動罰沒資產、房產使用權入倉,擬將閑置辦公房交專業公司運營,激活長期“沉睡”資源。服務大局能力凸顯,統籌支撐縣級法檢系統財物統管改革與“全國一張網”部署,保障政法工作高效運轉。依托政府公物倉,累計調撥閑置資產6萬余件、價值2億余元,受益行政事業單位、國企100余家,使閑置資產重煥生機。
政府公物倉的建設運營,為菏澤市國有資產管理注入了強勁活力。通過構建“蓄水—放水—活水”的全鏈條管理機制,不僅讓閑置的辦公設備、家具等公物“動”起來“活”起來,更讓“物盡其用、循環共享”的運營理念深度融入資產管理全過程,有效提升了國有資產管理服務效能。隨著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推進和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需求升級,公物倉的服務邊界與效能潛力仍有廣闊的挖掘空間。
深化“滴灌式”改革,精耕資產盤活“試驗田”。未來,菏澤市將以“精準滴灌”理念深耕資產管理改革:持續升級管理機制,固化“過緊日子”經驗;推動市、縣、國企三級公物倉聯動,實現資產全口徑覆蓋;強化預算與公物倉數據互聯,以智能化提升資產周轉效率。
堅持“育苗式”創新,厚植集約共享“新沃土”。同步推進“三倉合一”改革試點建設,通過整合公物倉、罰沒倉等資源,構建“集約管理、共享調配、高效處置”新體系:建立登記、存儲、處置全流程標準化體系,打破資源壁壘;搭建物聯網智能監管平臺,實現資產全周期可溯可控;完善財政保障與跨部門協同機制,形成“制度—技術—保障”三位一體模式,為全省輸出可復制的菏澤范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