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wǎng)
2019-11-16 18:27:11
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11月16日訊 凌晨十二點,大多數(shù)人早已進入了夢鄉(xiāng)。但是在濟南歷山路,伴隨著轟隆轟隆的巨響,上百名工人們正分散在這條南北大動脈上,鋪設(shè)瀝青,畫標(biāo)識線,梳理管線。加熱機、整形機、料車、攤鋪機、壓路機組成序列“一”字排開,轟鳴聲不絕于耳。
為時一個月,歷山路迎自2007年大修以來的最大一次修整。施工方負(fù)責(zé)人劉銳說,“相當(dāng)于重新建了一條路。”
為了不干擾、不影響市民通行,歷山路整修工作均在晚上進行。施工期間,每到夜晚十點,工人便迅速集結(jié)起來,最多時達到400多人。
李桐是這400多名工人中的一員,負(fù)責(zé)監(jiān)理瀝青的鋪設(shè)工作。
今年36歲的李桐是濟南人,2005年來到現(xiàn)在的公司,專門從事瀝青鋪設(shè)工作,一干就是十幾年。
相較于工作中的大大咧咧,面對鏡頭,李桐卻有點難為情:“忙得已經(jīng)四五天沒刮胡子了,可能不太上鏡”。
這次歷山路施工采用了具有國際水平的高等級技術(shù)——瀝青路面現(xiàn)場地?zé)嵩偕夹g(shù),這也是濟南城區(qū)道路第一次大規(guī)模使用該技術(shù)。而能操作這臺國際先進機器的工人并不多,李桐算是一個。
“瀝青攤鋪有一定技術(shù)要求,根據(jù)設(shè)計要求來控制厚度,上下最多浮動5毫米,不能多也不能少,不然厚度會不均勻。還得看碾壓程度,需不需要找平,這些都需要我們一點一點把關(guān)?!?李桐表示。
初冬的冷風(fēng)吹得他的嘴唇干燥起皮。“忙起來就想不起來喝水了,”他說著,拿出裝在衣服兜里的保溫杯,喝了一口水。
從10月中旬歷山路修整以來,李桐每天中午一兩點開始上班,整理晚上施工的資料。晚上十點鐘開始,一忙就是一整晚,早晨6點多收拾完工具再回公司,七八點鐘回家睡覺。歷山路修整以來,他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
“困了怎么辦”
“困了就瞇一會兒?!?/p>
“在哪兒瞇呢?”
“坐在路邊的馬路牙子上,眼睛合上就瞇?!?/p>
“那不冷嗎”
“不冷?!崩钔┫蛴浾哒故玖怂半p層加厚”的外套。
長時間的晝伏夜出,讓他與家人的見面都非常少。李桐告訴記者,他和妻子已經(jīng)一個多月沒有見面了?!拔蚁掳嗷丶宜鸵呀?jīng)上班去了,我上午睡一覺醒了,大約1點半到2點到公司,她還沒有下班。”
對于這樣的工作和生活現(xiàn)狀,李桐早已習(xí)慣。他說,自己是本地人,能每天回家,情況還算是好的。很多外地的同事,基本上一年只回家一次。
剛剛鋪過瀝青的路面,溫度能達到將近200度。熱氣升騰上來,正好中和了冬夜的冷,工人們熱火朝天,后背還在冒著汗。
凌晨十二點之后,街上只有路燈和霓虹燈在閃爍,路上的車越來越少,但是機器的轟鳴聲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卻一直在繼續(xù)。
閃電新聞記者 崔冬梅 劉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