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08-14 18:35:08
原標題:山東沂水:數字氣象服務平臺助力基層社區(村)減負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山東沂水:數字氣象服務平臺助力基層社區(村)減負
來源:人民網
“受副高邊緣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預計今天傍晚到明天上午,我縣仍有明顯降水,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8~10級雷雨陣風,請注意加強防范。”7月8日下午3點,沂水縣氣象臺發布雷雨大風黃色預警。幾分鐘后,這條預警信息便出現在沂水縣陽光社區數字氣象服務平臺,接收到預警后,平臺立即自動響應,通過叫應反饋功能將預警信息傳達到社區負責人、樓長。
接到預警信息的陽光國際小區7號樓樓長劉金和第一時間到自己負責的區域排查積水點、提醒住戶,而后通過“晴雨小二”小程序將圖文信息反饋給平臺。“這一星期,沂水一直下大雨,平臺根據小區的地形和排水系統,自動判斷可能出現積水的重點區域。我們重點圍繞這些區域巡查,提前放置了沙袋,清理下水道口,確保暴雨來臨時排水順暢。”劉金和說道。
社區作為城市發展的“細胞”,社區自然災害防御是城市氣象保障服務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聚焦社區氣象防災減災,沂水縣以數字化氣象服務為抓手,積極探索分區域、分時段、分強度的社區氣象預報預警業務,在許家湖鎮部分城市社區和重點村居搭建完成個性化、定制化、互動式智慧社區氣象服務平臺,有效提升社區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同時實現基層減負提效的目標。
數字氣象服務平臺于2022年8月在陽光社區首次投入試用,平臺具有氣象信息展示、閾值報警、叫應信息員、收集反饋、個性化定制等5大功能。平臺“指揮艙”系統設置在社區(村)管理服務中心,當氣象部門發布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或平臺監測到氣象實況超閾值報警時,“指揮艙”立即自動語音叫應信息員,提醒信息員進行隱患排查,同時向“移動端”推送風險報警消息提醒。
平臺“移動端”為社區(村)負責人及普通群眾,通過手機APP接收預報預警信息、反饋叫應處理結果。“指揮艙”可以根據災害發生現場情況,精準叫應具體信息員,溝通、調度、指揮社區(村)氣象防災減災具體工作,既節省了人力物力,也減輕基層工作人員防災減災救災負擔。
“像這種連續降雨天氣,如果短時間內降雨量內超過30,平臺會啟動超閾值自動叫應。我們也通過監控盯緊重點區域,社區書記和小區物業認為災害天氣可能會造成小區內安全隱患時,可以進行人工叫應,通過電話語音提醒附近樓長進行隱患排查,并向樓長手機小程序推送消息提醒。這種方式只需調動周邊樓長進行巡查,極大減少了其他樓長的工作量。”陽光國際小區黨支部書記袁令菊介紹道。
依托數字氣象服務平臺,實現了突發天氣分鐘級智慧報警、靶向管理、多人次同步叫應,精準預警直達基層一線,形成“以預報預警為指導、以實況報警為提醒、以叫應反饋為參考、以數據留痕為依據的防災減災工作模式,實現“氣象數據多跑路、防災減災更精準”的閉環式服務機制。
自推行以來,數字氣象服務平臺手機端注冊用戶達2.3萬余人次,覆蓋住戶1.6萬戶,氣象預警覆蓋率達到100%,有效提升了突發強對流天氣的服務精準度和時效性,減輕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決策效率,為組織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爭取了寶貴時間。
“以前,每逢大風大雨,我們就靠著兩條腿,圍著小區轉,挨家挨戶說道,就怕哪里出了問題,造成嚴重后果。自從有了這個平臺,我們不用再像無頭蒼蠅一樣盲目亂轉,盯住那幾個重點就可以。而且預警很及時,注冊住戶能第一時間收到信息,我們重點關注樓層低的住戶和一些老年人,提醒他們提前做好防范就行,可以說既減輕了我們的工作量,也提升了工作效率。”陽光國際小區6號樓樓長孟祥雙感慨地說道。(田寶宗 賈孝月)
[ 責編:董大正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