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8-17 13:33:08
原標題:“一臺‘村晚’就像一個地方的民俗教科書”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一臺‘村晚’就像一個地方的民俗教科書”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醉在那片海——2024山東榮成那香海夏季‘村晚’”活動現場 榮成市文化館供圖
7月31日,作為2024年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點,“醉在那片海——2024山東榮成那香海夏季‘村晚’”在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港西鎮那香海社區舉辦,也幫助冷桂榮圓了上臺的夢想。
冷桂榮是那香海社區的新居民,搬來榮成市不到兩年時間。來到新環境,認識的朋友少,她一度感到很孤獨。一次偶然的機會,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邀請冷桂榮參加舞蹈培訓活動,她上課第一天便被舞蹈隊員熱情接納,大家迅速打成一片。
“為了準備‘村晚’上臺演出,社區舞蹈隊光是集中排練就用了兩周時間。有的隊員回到家,還會跟著視頻學練。”冷桂榮介紹,“村晚”對業余文藝愛好者的影響非常大。為在“村晚”舞臺放光彩,每一個節目都獨辟蹊徑,既體現了地域文化特色,又贏得了掌聲。
“村晚”是助力鄉村振興、展現基層良好文化生態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山東在2024年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點的具體工作開展中,重視挖掘地域文化標識的價值,從公共文化服務、遺產保護、產業發展的角度解讀“村晚”,辦好系列活動。
那香海社區“村晚”舉辦前后,榮成市特別策劃民俗展演、文藝節目、非遺夜市3個板塊。尤其是非遺夜市,頗具榮成市特色的面塑、剪紙、草編等非遺項目集中亮相那香海社區,受到周邊居民和游客的喜愛。
榮成市文化館館長徐偉告訴記者,“村晚”選擇在那香海社區舉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里不僅居民集中,還是當地知名的旅游景點,能夠讓更多觀眾感受榮成市的民俗文化。
“一臺‘村晚’就像一個地方的民俗教科書。”山西太原游客劉女士表示,那香海社區的“村晚”讓人不僅飽了眼福,也更加直觀地了解了榮成的歷史,希望旅游景點能多安排原汁原味、由本地民眾參與組織的民俗展演。
如果說,那香海社區的“村晚”主打群眾參與,演給游客看。那么,在黃河三角洲的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當地則將“村晚”辦成了一場自然和文化資源推介會。
包括墾利街道七村“村晚”在內,墾利區每年列支180萬元支持舉辦“四季村晚”。除了文藝隊伍和非遺傳承人的加入,墾利區每次“村晚”現場還邀請周邊景區、食品加工企業等參與,旨在通過線上和線下平臺系統展示墾利區的特產。
同時,墾利區“村晚”的演出團隊,一部分是業余文藝愛好者,一部分則來自當地的藝術培訓機構、社會文藝團隊。后者共同組成了“黃河口藝術聯盟”,定期到鄉村為村民開展上門培訓服務。
文藝愛好者李曉娟說,今年走上墾利街道七村“村晚”舞臺的,很多是自己平日里一起排練的朋友。大家可能唱腔不標準,舞蹈動作也有待提高,但對文藝活動的熱情是真切的。
墾利區的民眾喜歡聽呂劇。今年開春以來,墾利區的“四季村晚”場場都有呂劇節目。山東省呂劇院的幾位呂劇名家聽說之后,十分感動,專程自費跑到墾利區為大家輔導,在當地傳為佳話。
“如今墾利的‘村晚’,已經從年年辦轉變為季季演,原因就是群眾有需求,經濟社會發展有需求。”墾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延琳介紹,去年,墾利區有1.5萬名群眾直接報名參與“村晚”海選,充分說明了這一活動的人氣。下一步,墾利區的工作重點是做好融合發展文章,讓“村晚”不僅僅是一場文藝活動,也能成為黃河口旅游的一道風景,成為民俗文化展示的常態化舞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