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山東頻道
2024-08-22 09:52:08
原標題:青島萊西:“南蟹北養”拓展致富路
來源:央廣網
原標題:青島萊西:“南蟹北養”拓展致富路
來源:央廣網
清渠縱橫交錯、水田星羅棋布,走進萊西市姜山鎮姜山濕地,一批批“六月黃”大閘蟹正在被打撈上岸,密密麻麻的大閘蟹在籠中舞動著蟹爪,盡顯勃勃生機。
“六月黃”,是大閘蟹成熟期前剛剛完成最后一次脫殼的“童子蟹”,作為南方“土著”,為何能在北方“安家”?姜山合盛水產技術員王沖自豪地說:“我們的生長周期比南方多一個月,成熟得更好,加上水質好,蟹肉格外鮮嫩細軟。”
為深化拓展“萊西經驗”,萊西市深入落實“鄉村公共資源+強村共富公司”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不斷盤活優質資源,將姜山濕地、龍泉湖等地的自然優勢加快轉變為經濟優勢,瞄準大閘蟹等特色優勢產業,集成各類資源推進規模化養殖、品牌化運營,整體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帶領更多群眾走上共富增收路。
“目前‘六月黃’以公蟹為主,凈重一般在1—1.5兩,市面零售價格為35—40元一斤。”王沖介紹,上市后便頗受消費者歡迎,大閘蟹真正成為當地的“富民蟹”。
但在去年,王沖還因大閘蟹的成活率不高而“抓耳撓腮”,“因為是生態養殖,水面不易管理且大閘蟹易被其他生物吞食,導致成活率不足35%,這讓我們十分頭痛。”王沖回憶道,“經過機械化改造水塘,今年基地采取規模化養殖方式,新增800多畝標準化養殖‘靜養堂’,將大閘蟹和小龍蝦進行養殖分離,大閘蟹在500多畝的‘方塊水塘’中生存,成活率高達85%—90%。”
據了解,今年4月,約192萬只大閘蟹種苗順利在姜山濕地入塘。6月20日以來,陸續進入收獲期,中秋節前后進入成熟期,年產量可達60余萬斤。
“2023年,姜山強村共富公司、保駕山強村共富公司聯合市級強村共富公司合資成立姜山合盛水產有限公司,與南方民營企業淮安龍河生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合營,去年僅濕地生態養殖便實現產能30余噸。”姜山鎮宣傳委員袁萌萌介紹,后續將新增種苗培育區200畝、養殖設備及設施20項,打造“種養銷一體化”的高效養殖運營模式。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安置60個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85萬元,帶動30多戶農民從事水產養殖,養殖戶年均增收3萬元。
姜山鎮的蝦蟹養殖基地并不是“一枝獨秀”。在該市河頭店鎮龍泉湖大閘蟹養殖基地,江蘇泗洪常駐技術顧問劉德保正帶領工人們開展“調水”工作,湖面上的藍藻被灑下的“白色粉末”一一消滅。“近期天氣炎熱、藍藻盛行,不利于大閘蟹的生長,我們正通過播撒生物菌群實現水體的酸堿平衡。”同樣在“調水”工作現場的基地負責人郭建說道。
“引入黃河口大閘蟹養殖業后,我們不光開展蟹苗繁育工程,還會圍繞大閘蟹生長環境常態化進行水質、水草監測,運用多種生物科技保障養殖環境”。郭健介紹,目前標準化養殖池已擴大到60余畝,經過技術加持,年產量已達20噸,畝均純收益達3萬元,每年帶動村莊增收10余萬元。
在萊西市日莊鎮胡家溝村大閘蟹養殖示范區的蟹塘邊,一只只大閘蟹飛快爬進水塘,隱入水草中。日莊鎮黨委副書記李振興表示:“今年是大閘蟹‘落戶’日莊鎮的第二年,去年,養殖示范區共投放8000只蟹苗,上市后收入達20萬元左右,今年4月份首批蟹苗投放量達4萬只,預計產量將增加到1萬斤左右,產值也將增加至50萬元左右。”
據悉,為了讓更多群眾享受大閘蟹帶來的“共富紅利”,日莊鎮積極引導農戶個體發展大閘蟹特色水產產業,共享發展紅利。
“共富公司與我們三七分賬,讓大家更直接地享受到了大閘蟹帶來的紅利,現在大家都愿意來養大閘蟹,也不用愁銷路。”胡家溝村大閘蟹養殖戶于全國欣喜地說,今年以來,通過養殖大閘蟹,他已從共富公司得到分紅6萬余元。(王林 孫京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