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5-05-15 09:36:05
原標題:大連東關街之百年變遷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大連東關街之百年變遷
來源:人民政協報
經過兩年修繕改造,2025年“五一”前夕,大連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開街,使“百年東關”成為城市文旅金字招牌,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
承載著大連百年歷史的東關街,是大連市內現存歷史建筑最集中、格局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2020年2月,東關街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據記載,19世紀末,一批山東人闖關東到大連謀生,為紀念家鄉青州東關街,就給這片區域取了同樣的名字——東關街,并沿用至今。這些山東人在俄日殖民統治下的土地上,硬是建起了中國人居住、生活的商業中心,商號云集,人聲鼎沸,各種商品琳瑯滿目,滿足了當時人們的日常所需。
東關街稱得上是大連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和“老字號”誕生地。1908年,邱玉階在這里創辦華春照相館,寓意“華人的春天”,成為大連第一家由中國人開設的照相館,打破了日商的壟斷。周文富、周文貴兄弟倆于1911年在東關街開辦順興鐵工廠,徹底打破了日本對榨油機的壟斷,成為當時大連“三大工廠”之一。博愛醫院、西崗市場是當時民族工商業的典范,四云樓燒雞、康德記、大仁堂等均系在東關街起家,歷經百年仍留余香。
東關街有很多紅色印記。大連第一個群眾性愛國進步團體——中華青年會,1922年由中山區天津街遷至西崗區東關街,其創辦的《新文化》月刊,是日本殖民統治后大連地區的第一本中國期刊。1927年3月,中共大連地委在東關街區域開設益記筆店,作為地下組織的聯絡站,曾接待和掩護過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蔡和森。1934至1940年間,在大連有一個令日本關東軍聞風喪膽的抗日放火團,燒掉了日軍多個工廠、碼頭、軍用儲備倉庫,東關街也因此留下了洪德錫、李澤民、孫文凱等多個放火團英雄的名字。
2022年8月,《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對外公布。同年11月,大連市正式啟動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利用項目,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對這片街區進行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
修繕后的東關街,24個組團、21個風格各異的圍合式院落,充分展現出中式庭院與西式建筑風格的有機融合。一座兩層日式仿歐建筑,被打造成東關街史館,向人們講述東關街的前世今生。
2024年9月,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煥新啟幕,200多家店鋪分批次逐步經營開放。古色古香的商業街區里,傳統老字號昔日重來,“首店經濟”引領時尚……如今的東關街,文化與旅游共舞,時尚與煙火輝映,歷史與現實同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