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0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繼續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移民管理局介紹了“十四五”時期中國移民管理工作發展成就。
公安部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局長王志忠介紹,“十四五”期間,移民管理工作為“開放中國”“活力中國”注入新的動能。一是聚焦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主動對接高水平開放布局,探索創新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移民管理新政50余項,有力服務國家“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促進人員要素跨境流動,助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國家開放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是聚焦服務人才強國戰略,創新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引才引智政策制度,推動構建入境簽證、停留居留、融入服務等全流程響應的制度體系,移民管理助力引才引智數量質量實現雙增長,一批高層次國際人才來華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一些重要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聚焦促進國際交流交往,積極推進優化各類免簽政策,對75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或全面互免簽證;過境免簽國家擴展到55個,入境口岸增加至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0個口岸,停留時長統一延展至240小時,極大便利了外國人來華旅游、商貿、訪問。免簽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增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交往,拉近了情感、增進了友誼,許多外國朋友通過親身感受,認識了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
“十四五”期間,移民管理工作堅持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出入境證件申辦實行“只跑一次”“全國通辦”,在20個試點城市實現換發補發“全程網辦”“一次都不跑”;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實現“網上辦”“口岸辦”;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可以在內地換發補發,長達40余年往返奔波辦證的歷史一去不復返。堅持以人為本、科技賦能,持續優化邊檢快捷通關,試點啟用“智能通關”邊檢快捷通道,實施國際貨物船舶“零等待”作業、“零延時”驗放,國際貨運航班“好來快走”,為重點物資車輛開通邊檢“綠色通道”,中外出入境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通關時長大幅壓縮。“十四五”期間,全國邊檢機關累計驗放出入境人員15.56億人次,交通運輸工具超9800萬架(艘/列/輛)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口岸通關效率最高 的國家之一。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建強移民管理政務服務平臺、出入境身份認證平臺,開通面向全球、24小時多語種服務的12367熱線平臺,會同有關方面,積極推進出入境證件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互聯網等方面便利化應用,目前港澳臺居民、華僑憑出入境證件在交通、金融等10大領域40余類民生事項中享有和內地居民基本相同的辦事便利,在華外國人支付等工作生活堵點在進一步打通。
“十四五”期間,依法持續開展集中打擊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專項斗爭和行動,深入推進外國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專項斗爭和行動,口岸邊境管控能力持續增強。全國公安機關和移民管理機構共偵辦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案件15.1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2.2萬余人,打掉犯罪團伙7648個,涉槍、毒、賭、私等各類跨境違法犯罪逐年下降。同時移民管理國際務實執法合作不斷深化。與31個國家移民(邊防)主管部門建立了36個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移民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東盟與中日韓合作交流框架下的多邊移民事務合作,成功舉辦全球公共安全論壇(連云港)移民管理分論壇,為全球和區域性移民治理提出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閃電新聞記者 王志芹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