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近日,煙臺市民王先生向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投訴,其購買的煙臺萬科翠湖山曉住宅存在受力鋼筋裸露、頂板裂縫等問題,第三方檢測機構認定為 “嚴重質量缺陷”。然而,開發商煙臺天門實業有限公司與業主就維修方案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更離奇的是,本應妥善存檔的分戶驗收資料竟全部 “丟失”,業主維權之路困難重重。(以下為《民生無小事》節目錄音)
質量缺陷認定現分歧 第三方報告與官方結論沖突
王先生于 2023 年11月收房時發現房屋存在樓板裂縫、鋼筋裸露等問題,遂自費委托省內一家具備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進行工程質量檢測鑒定。該機構出具的工程質量檢測鑒定報告明確指出,房屋問題屬于 “嚴重質量缺陷”,不符合國家規范要求。(以下為王先生提供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報告截圖)
但這一結論與監管部門的認定存在明顯差異。王先生通過 12345 反映問題后,煙臺市芝罘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于 2025 年 1 月 13 日出具答復書,將房屋的樓板裂縫及露筋問題定性為 “質量一般性缺陷”。在《民生無小事》節目直播中,主持人追問該結論得出的依據時,芝罘區住建局質監站楊同志坦言 “不清楚,需要再落實”,并表示尚未見到王先生委托的第三方檢測報告,開發商同樣未見過該報告。(以下圖片由王先生提供)
分戶驗收資料 “集體失蹤” 違反規定引質疑
王先生表示,自己從未收到《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表》,而根據相關規定,該表應作為住宅質量保證書的附件交付業主。對此,芝罘區住建局質監站楊同志稱,該項目已于 2023 年 7 月通過分戶驗收,交房時每戶門上都貼有驗收表,但目前開發商已無法提供,所有分戶驗收資料全部 “丟失”。
這一說法顯然與法規相悖。《山東省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管理辦法》第十四條明確規定:“分戶驗收資料應納入工程質量保證資料管理,及時收集、整理、組卷,確保真實、完整、有效,由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分別歸檔。存檔期限不低于城建檔案管理期限且不低于 5 年。鼓勵使用電子文檔長期保存。”
節目中,主持人質疑:“一式三份由不同單位保管的資料,為何會同時消失?” 楊同志回應稱,分戶驗收由開發商自行組織,監管部門僅監督驗收行為,且 “做不到逐戶復核,不在工作職責范圍內”。但該說法與《山東省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管理辦法》中 “監督機構應對分戶驗收工作結果實施比對性抽查抽測,分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進行工程竣工驗收” 的規定明顯沖突。
規劃材料缺失添新疑 監管回應待明確
除上述問題外,王先生還指出房屋負一層頂板未按規劃要求鋪設 60 毫米厚的 A 級防火巖面板,存在安全隱患。芝罘區住建局質監站楊同志表示此前未接到此類投訴,將介入調查。
截至目前,煙臺市芝罘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尚未就 “分戶驗收資料丟失”“質量缺陷責任認定依據” 等核心問題給出明確答復。王先生仍在等待開發商與監管部門的進一步回應。《民生無小事》節目將持續追蹤事件進展,推動問題依法依規解決。
若您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急難愁盼問題,可撥打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24 小時新聞熱線:0531-85852566,或關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 “民生無小事 FM96” 留言(格式:時間 + 地點 + 事件 + 訴求 + 電話)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