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7-17 10:51:07
原標題:“低空+軌道”,青島物流解鎖“立體化”新場景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低空+軌道”,青島物流解鎖“立體化”新場景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交通物流是推進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關鍵領域,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加快培育新動能、發展新模式是推動交通物流業降本提質增效的關鍵一環。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今年,青島推動物流企業大力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相結合的物流新模式,積極拓展行業應用新場景,依托通用機場,探索低空物流運輸網絡,開展無人機快遞上島試點,提升貨物運輸效率。
在青島地鐵、青島云世紀、青島順豐等“頭雁”企業的引領帶動下,青島物流業持續深化技術創新,完善智慧物流體系,打造出物流運輸的多樣化新模式,開啟“低空+軌道”融合發展的立體化時代。
“空中快運” 茶葉“坐”著無人機進車間
進入2025年,低空經濟發展勢頭更加強勁。作為低空經濟的典型應用場景之一,低空物流主要依托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航空器,在距地面千米以下的低空空域開展貨物運輸。其核心優勢在于通過智能化、無人化的航空運輸方式,突破傳統地面運輸的時空限制,顯著提升物流效率。
站在風口上,青島地鐵開啟低空物流新場景應用——在茶葉基地充分利用無人機技術,實現茶葉從茶園到加工車間的“空中快運”,打造“科技賦能采摘種植業”示范案例。
7月15日,青島曉陽春茶葉基地的茶園里,采茶工人們正將剛剛生長出來的嫩芽采摘后裝入茶簍。與以往人工背下山的背運方式不同,這一次,滿載茶葉的茶簍由無人機裝載后自動起飛,沿預定航線快速運至山下的茶園加工車間點,2公里的直線距離全程僅用時2分鐘,比傳統人力運輸節省近1小時。
“由無人機進行運送,大幅提升了運輸速度。”茶葉基地負責人介紹,以前山區茶葉運輸單純依靠人工,雖然茶園和車間直線距離不過2公里,但徒步經過山路把茶葉背下山需要近1小時。現在無人機在空中運送茶葉,下山一趟才2分鐘,極大節約了時間成本。運輸問題解決后,采茶量和加工量都可以再進行相應的調整提升。
傳統人工運輸受路況、天氣影響大,每人單次運量不超過30斤,一天只能運送一趟,成本較高,尤其到了夏季又累又熱。而無人機運輸不受地形、天氣限制,每架無人機單次運量最高可達80斤以上,能夠實現實時運輸,茶葉在路程上的損耗率也有明顯降低。
這種全鏈條的科技賦能,不僅提升了茶園的管理水平,也為山區農產品運輸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目前無人機僅應用于茶葉運輸下山等輕載貨物運輸領域,我們希望未來能將其用于病害防治、茶園災情監測等環節,進一步推動茶園管理的智能化。”茶葉基地負責人表示。
青島青鐵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計劃在果園采摘、深山伐木等多場景開展試點應用。隨著低空科技的持續升級,未來將進一步探索重載貨物運輸等更具挑戰性的應用場景,實現更廣泛的市場覆蓋,同時重點布局無人機植保、無人機檢測等新興業務領域,進一步推動各場景管理的智能化。
海島物流 打造北方常態化運營樣板
在此之前,青島不斷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在低空物流領域打造出了北方海島低空物流常態化運營首飛、無人機快遞醫療物品等樣板場景。今年6月,海島無人機物流運輸項目入選全省低空領域典型應用場景。
海島地區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物流運輸一直是個難題。傳統的水上運輸方式如客船、貨輪等,雖然能夠完成基本的貨物運輸任務,但存在運輸周期長、受天氣影響大等問題。特別是在夜間或緊急情況下,海島居民亟需的醫療、生活等應急物資往往無法及時送達。今年2月,北方海島低空物流常態化運營首飛活動在積米崖港啟動。隨著兩架無人機分別從積米崖港碼頭和靈山島起飛相向而行,10分鐘飛越18公里,各自抵達對方起飛平臺,北方首條海島低空物流常態化運輸航線正式啟用,青島陸島間寄遞物流實現了“空中直達”新突破,青島也由此在北方地區率先實現海島低空物流商業化、常態化運營。
無人機不受傳統水上運輸的時空限制,能夠在夜間、惡劣天氣等條件下開展物資配送,并可在短時間內將貨物送到目的地,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從時效上看,無人機空運較地面運輸至少可縮短70%的配送時間,只要具備相應的基礎設施和條件,無人機物流就可以在其他海島地區實現規模化推廣應用。”青島云世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海島無人機物流運輸模式通過“科技企業+傳統物流”的生態融合,為全國海島、山地等特殊場景物流升級提供了范式。2027年之前,公司將逐步增加日均包裹傳遞服務承載量,保障穩定的無人機運力。
展望未來,將有更多人像海島居民一樣,體驗到低空經濟給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按照《青島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青島正加快構建低空智能物流網絡。支持在城區開展低空配送服務,推動劃設城市低空物流配送航線,連接重點商區、社區、園區、物流集散地、軌道交通樞紐站點、郵政快遞營業網點,積極發展面向終端用戶的餐飲外賣、生鮮等多種類型的即時配送服務和高時效、高品質的同城快遞服務,構建全場景、全天候的快速低空物流網絡。支持醫院、衛生站、檢測中心、急救中心等醫療機構與快遞物流企業深度合作,利用無人機開展血液、檢測樣本、醫療器械、檢驗報告等醫療物資運輸,探索發展面向應急物資、高附加值工業品、農產品等多種類型的低空物流配送服務。鼓勵頭部企業探索低空物流解決方案,布局“干+支+末”無人機快遞配送網絡,探索“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智慧物流新模式,打造北方地區重要的無人機物流先行區。
“地空聯運” 快遞先“乘地鐵”再“上飛機”
為創新城市交通資源利用模式,青島地鐵開啟探索軌道交通與物流運輸的融合發展新模式。青島青鐵商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青島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依托地鐵8號線閑時運能開展軌道物流“地空聯運”。這種集“地鐵地上地下站接駁跨海直達、末端無人車運送、航空運輸多式聯運以及集貨與散貨同線網雙向運輸”于一體的物流模式,在國內尚屬首例。
7月3日晚,地鐵8號線迎來一批“特殊乘客”——滿載快遞的專用籠車準時抵達地鐵青島北站。工作人員迅速行動:卸貨安檢、重新裝入籠車、通過垂梯直達站臺,整個流程井然有序。當列車進站后,工作人員將籠車推送至車廂立席區。僅用37分鐘,這批“特殊乘客”就跨越8號線海底段抵達膠東站,等候接應的工作人員立即展開無縫銜接作業,將籠車運送至機場轉運中心。“這比貨車快多了。”現場工作人員感嘆道,“快遞搭上了地鐵的‘順風車’,不但速度快了,而且不用再擔心堵車或者壞天氣了。”
“正常情況下,散貨航空件由市區運輸到轉運中心的時長達3個多小時,要是遇到惡劣天氣或者堵車,會使運輸時間更加難以預估。而地鐵有嚴格的時間表,能夠確保準時發車和到站,避免了道路交通擁堵的影響。即便遇到極端天氣,地鐵也能正常運行,這保證了運輸的穩定性。”青島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同時正在試行軌道物流集貨與散貨雙向運輸,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
通過地鐵8號線接駁順豐速遞青島北站和膠東站兩處同城集散點,全程運輸共計用時約1小時20分鐘,運輸時間縮短了55%以上。“地下地鐵運輸+地上無人車末端運輸+航空運輸”的高效銜接不僅大大提高了物流運輸效率,還使得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安排貨物運輸和配送時間,提高了物流計劃的可靠性。
對軌道交通而言,形成“地下—地上—空中”三維立體物流運輸場景,推動了軌道交通從單一客運向“多式聯運”的轉型升級。
軌道物流有效促進了物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傳統物流運輸主要依靠燃油貨車,會產生大量尾氣排放,而地鐵采用電力驅動,通過將航空件運輸從地面轉移到地鐵,減少燃油貨車的使用頻次,從而顯著降低碳排放,為城市綠色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軌道物流的環保價值還體現在系統性的資源優化上。通過充分利用地鐵既有網絡和閑時運力,既避免了新建物流通道的資源消耗,又提高了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這種集約化發展模式,展現出循環經濟的典型特征——以最小化的資源投入,實現最大化的環境效益。
青島地鐵將在保障市民便利出行的前提下,合理規劃站點與列車內部空間,繼續推進軌道物流網絡拓展,提升軌道運能使用效率,進一步完善多樣化聯運體系,規劃建設智慧物流樞紐,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高鐵快運
青島“好物”3.5小時內直達鄭州
在航空、公路之外,高鐵快運正在加速興起。
高鐵快運以日益發達的高鐵網絡為依托,在500公里以上范圍與公路快運相比,具有運量大、運距長、速度快、時效強等優勢,在800至1500公里范圍與航空快運相比,具有運量大、成本低、覆蓋廣、時間準等優勢,在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島漁船深夜收網、凌晨2點打包“沖進”高鐵站,鄭州市民中午吃海鮮……今年1月5日凌晨4點27分,整列裝載快件的DJ5107次高鐵確認列車由青島北站首發,標志著山東省首條高鐵快運線路開啟運營,青島探索高鐵快運產業發展取得重要突破,開辟了膠東到中原地區高鐵運輸的新快速通道。
青島北站至鄭州航空港站開通的高鐵快運專列,將青島至鄭州間782公里的物流運輸時間縮短至3.5小時之內,主要服務于青島與鄭州間生鮮食品、生物醫藥、電子產品等批量運輸需求,同時滿足企業、電商快遞乃至個人客戶商務急件、文書信函等時效要求比較高的物品快速傳遞。從3月份的統計數據看,高鐵快運專列每日平均運送貨物4500公斤,膠東海鮮、青島鮮釀啤酒“朝發午至”擺上河南百姓餐桌已成為生活日常。
高鐵快運專列開通以來,鐵路部門每日安排配備2名專列押運人員和16人的裝卸作業隊伍,確保運輸過程高效有序。國鐵濟南局青島站從運輸組織、貨物裝卸等方面著手細化作業流程,指派專人進行站車聯動,開辟專屬安檢通道,全力確保高鐵快件第一時間進入列車。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高鐵快運的規模化、網絡化和產業化發展,將有效促進沿線地區電商快遞、生鮮食品、生物醫藥、電子裝備制造等高附加值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升級。
在寵物經濟中,寵物托運是一個重要的細分領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口流動的日益頻繁及人們攜寵出行需求的增加,我國寵物托運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寵物托運市場規模增長至320.0億元,2020年至2024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81%。進入2025年,高鐵加入寵物托運“大軍”。自6月20日起,“隔離運輸、人寵分開、專人看護”的高鐵寵物托運試點服務范圍擴大至青島站,島城市民可以帶著“毛孩子”一起乘坐高鐵奔赴“詩與遠方”。
青島拓展物流行業應用新場景
“空中快運”:
在茶葉基地充分利用無人機技術,實現茶葉從茶園到加工車間的“空中快運”,2公里的直線距離全程僅用時2分鐘,比傳統人力運輸節省近1小時;不受地形、天氣限制,每架無人機單次運量最高可達80斤以上,比傳統人力運輸多運50斤以上;實現實時運輸,并降低損耗率
海島物流:
今年2月,北方首條海島低空物流常態化運輸航線正式啟用,青島由此在北方地區率先實現海島低空物流商業化、常態化運營,無人機空運較地面運輸至少可縮短70%的配送時間
“地空聯運”:
集“地鐵地上地下站接駁跨海直達、末端無人車運送、航空運輸多式聯運以及集貨與散貨同線網雙向運輸”于一體的物流模式,通過地鐵8號線接駁順豐速遞青島北站和膠東站兩處同城集散點,全程運輸共計用時約1小時20分鐘,運輸時間縮短了55%以上
高鐵快運:
今年1月5日,山東省首條高鐵快運線路開啟運營,青島北站至鄭州航空港站開通的高鐵快運專列將青島至鄭州間782公里的物流運輸時間縮短至3.5小時之內;從3月份的統計數據看,高鐵快運專列每日平均運送貨物4500公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