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7-23 14:29:07
原標題:青島國實集團:激活沉睡的數據,讓海洋“資源”變“資產”
來源: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青島國實集團:激活沉睡的數據,讓海洋“資源”變“資產”
來源:青島新聞網
發布“海悟”大模型僅一年多時間,其應用已實現相關銷售額超5500萬元,服務50余家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及大型涉海企業。這是青島國實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國實科技”)在海洋大模型領域取得的成績。
大模型是當前國家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發展的新興賽道,正賦能千行百業,深刻重塑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們強烈感受到,大模型的競爭已進入‘現實主義’時代——核心不再是拼參數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落地,解決實際問題。”談及海洋大模型研發及成果轉化經驗,國實科技旗下信息公司負責人孫輝感慨。
在海洋大模型這場“現實主義”競爭中能夠取得亮眼成績,是因為國實科技自創立伊始便將推動海洋數據資源化、資產化、產業化作為核心使命。建成全國首個海洋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研發“海悟”海洋大模型,近年來,國實科技不斷激活沉睡的數據資產,讓海洋數據加速“變現”。
構建國家級海洋數據流通樞紐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資產。從成立國家數據局到開展“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國家層面正加快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海洋數據是認識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研發海洋大模型的一個核心要素。“不過,海洋原始數據采集成本高,部分科研機構或普通企業難以承擔。掌握海洋數據的單位又常常自行存儲,以滿足各自具體科研和業務需求為主。海洋數據的開發利用長期面臨采集成本高、交易流通難等痛點。”孫輝說,在調研過程中,他也了解到,其實很多單位都有盤活海洋數據的意愿,但因為缺乏安全、有效的流通渠道不得不擱淺,“這說明了建設海洋數據交易平臺的必要性。”
青島擁有嶗山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一批涉海科研單位,在多年的海洋調查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海洋數據,建設海洋數據交易平臺格外有優勢。打破海洋數據分散的局面,加快將海洋“資源”變“資產”,國實科技打造出全國首個海洋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構建起覆蓋“全球—海區—省—市—核心區域”的立體化海洋數據資源體系。
“數據擁有方將原始數據或數據產品加密后存入交易平臺,獲取數據資產證書。數據買方付費后獲得密鑰,獲取原始數據或數據產品。整個過程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交易可追溯。”孫輝說,該平臺的創新之處在于,解決了海洋數據存證溯源、定價、資產化等關鍵難題,從而有效促進了海洋數據的確權、估值、交易與流通治理。
“通過不懈努力,我們已匯聚海洋環境、地理信息、遙感、綜合管理等四大領域的292類海洋數據資源,總量超50PB,約占全國海洋數據總量的四分之一。”孫輝補充說,該平臺面向各類海洋科研機構以及相關企業開展海洋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象、遙感影像等海洋數據交易,截至目前,帶動產業上下游產值5億元以上,釋放了海洋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巨大潛能,為智慧海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石。
探路先行海洋大模型研發應用
“小青,目前青島海上的漁船都在哪里?展示一下近期的軌跡圖。”工作人員在對話框中輸入文字后,大屏幕上很快展示出青島所有漁船的坐標位置和運動軌跡。這是國實科技基于“海悟”大模型研發的青島智慧海洋綜合管理平臺,是“海悟”大模型成果轉化的一個案例。
“我們在2023年底萌生研發海洋大模型的想法,2024年1月就制定了詳細轉化計劃,組建了專門團隊全力投入大模型研發。2024年5月,我們正式發布了‘海悟’大模型。”孫輝介紹,該大模型聚焦智慧海洋業務,核心能力非常務實,主要服務于海洋防災減災、漁業安全生產、海洋政策研究、漁業執法等。一年多來,“海悟”大模型及其產品迅速在青島、煙臺和漳州等地部署應用,推動了海上作業規范化、執法便捷化、監督精準化。
研發“海悟”大模型的初衷,在于國實科技對海洋產業數字化痛點的深刻觀察:一邊是傳統作業方式面臨數據利用低、決策靠經驗的老問題;另一邊,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深刻改變產業形態,而通用大模型雖強,卻難以滿足像海洋這樣高度專業化垂直領域的需求。打造真正“懂海洋、能落地”的海洋垂直領域大模型勢在必行。
數據、算力、算法是研發大模型的三大核心要素。國實科技集聚數據、算力、算法優勢,為卡位海洋大模型、成功研發“海悟”大模型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10月,憑借“數據驅動海洋大模型訓練,加速探索海洋科學研究新范式”項目,國實科技獲得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全國總決賽科技創新賽道季軍。
當前,國實科技還發布了海洋漁船執法大模型“船尋”和海洋生物醫藥大模型“海星”。未來,國實科技的研發重心將轉向智能體方向。就像美國科技公司OpenAI近日發布的ChatGPT智能體一樣智能便捷,國實科技基于“海悟”強大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已重點突破系統數據整合、檢索增強生成等關鍵技術,研發了“靈龍”海洋智能體,旨在構建專業報告生成、政策精準問答、業務數據分析、漁船違規智能預警等核心能力,顯著提升海洋政務的智能化、精細化與高效化水平。
在孫輝看來,無論是海洋大模型抑或是海洋智能體,只有依靠技術創新,讓其真正接入實際業務流,扎扎實實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走在大模型建設前列。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李勛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