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閃電新聞客戶端
2025-08-06 14:51:08
原標題:東營“一姐”煉成記:孫艷君的不凡之路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原標題:東營“一姐”煉成記:孫艷君的不凡之路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6日訊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房華)2024年深秋的東營黃河口,海風拂過42.195公里的賽道。身高1米77的孫艷君如一道紅色閃電沖過終點線,計時器定格在2小時49分28秒——這是她三年跑步生涯中第四次刷新個人最好成績。從2021年初次邁開腳步,到如今成為東營跑圈無人不曉的“一姐”,孫艷君的成績單書寫著個人傳奇:首半馬1小時46分、首全馬3小時10分、榮成馬拉松國內女子第一、無錫馬拉松成功“破三”、亞洲錦標賽嘉興馬拉松國內第一(國際第二)、2025年上半年進入中國女子馬拉松百強。
她奔跑的身影背后,是一座資源型城市以“體育+”為支點的精彩轉型。當黃河入海口的晨光映照在新建的2234公里健身步道上,東營的全民健身事業正以同樣驚人的速度奔向新里程。
三年蛻變:從公園跑者到城市體育名片
2021年8月8日,東營的公園小徑迎來一位特殊的初學者。曾是瑜伽愛好者的孫艷君因疫情中斷練習,轉而跟隨晨跑人群邁開腳步。彼時的她不曾預料,身高1米77帶來的“壓迫感”會轉化為奔跑的動力,更沒想到兩個月后的東營半馬賽場上,她能以1小時46分的成績初露鋒芒。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石大操場。與資深跑者張文龍的偶遇,為她打開了專業訓練的大門。月跑量突破500公里的嚴苛訓練下,2023年廈門馬拉松迎來她的全馬首秀—3小時10分的成績讓“東營一姐”稱號不脛而走。當她在榮成馬拉松以國內女子第一身份站上領獎臺時,自嘲“國內第一才305有點丟人”的背后,是不斷突破自我的執著。
金標賽道:東營馬拉松的城市躍遷之路
孫艷君創造佳績的舞臺,恰是東營精心培育十五載的黃河口馬拉松。這項獲世界田聯金標認證的賽事,2024年全球排名躍居第28位,國內第5位。賽事期間配套的“跟著賽事游東營”、特產展銷等活動,吸引3萬余名選手參賽,成為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東營的賽事矩陣遠不止于此:山東省首個國際B類公路自行車賽在此飛馳;2025年計劃舉辦的多項全國性賽事和省級賽事,編織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的體育日歷。當孫艷君在2024年元旦10公里迎新跑中奪得亞軍時,她腳下的玉帶河公園健身步道,正是東營“體育設施進公園、進社區”民生工程的縮影。
全民共享:健身步道上的民生溫度
中心城區健身步道貫通工程作為2023年民生實事,建成了覆蓋全域的2234.4公里黃河健身步道網絡。當孫艷君與200余名跑友在2024年元旦踏上玉帶河公園新鋪設的步道時,東營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已達3.49平方米,位居山東省前列。
更智慧的健身網絡同步織就:全市9595個體育場館接入“一鍵預約”平臺,利用率提升25%。這些散布在公園、社區的健身節點,已成為孫艷君等市民們日常鍛煉的首選基地。2025年8月8日,東營將迎來全民健身日全國主會場活動,冠軍來了“進社區、進公園、進學校、進景區”公益行活動將同步啟動—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在黃河入海口綻放出最生動的實踐。
跑團力量:聯賽機制下的體育新生態
孫艷君的身份不僅是跑者。作為東營嗨跑營隊長,她帶領戰隊在2024“好運山東”馬拉松城市聯賽中勇奪戰隊第四名,個人榮膺年度女子組冠軍。“聯賽機制激活了團隊凝聚力”,她如此評價創新的積分賽制,“從確定隊員到分配任務,需要的是大局觀和組織能力,賽場上的對手在場下都成了朋友。”
這種體育精神正深度重塑城市氣質。當孫艷君帶著早產的兒子輾轉各地參賽,當基層黨組織領辦的社區運動會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的創新案例,體育已超越競技本身,成為東營人健康生活的新方式,也成為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黃河樣本”。
孫艷君的個人最好成績從310到247的蛻變曲線,恰與東營體育事業的發展軌跡同頻共振。當她在2025年馬拉松聯賽中高舉獎杯時,身后的城市正以“生態為底、賽事為核、品牌為翼”的立體格局,書寫著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體育答卷。從健身步道上的晨跑者到國際金標賽道上的精英選手,從單一賽事到產值數億的體育產業鏈—在黃河與大海相遇的地方,體育已成為東營這座城市轉型最富活力的催化劑。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編輯:房華責編:丁瑜主編:孫錫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