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5-08-08 08:54:08
原標題:三伏天,臨沂街頭挑戰“七元七天生存”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三伏天,臨沂街頭挑戰“七元七天生存”
來源:齊魯晚報
走在臨沂泰盛廣場附近的小吃街上,王偉燕眼神里滿是無奈。她拖著酸脹的雙腿漫無目的地游蕩,藍色馬甲已被汗水浸透大片。這是參加“7元生存挑戰”的第5天,工作還是沒有著落。
7月29日,山東建筑大學10名學生抵達臨沂蘭山區,開啟為期7天的生存挑戰。規則很簡單:參與者僅靠7元錢過活,不能接受勞動報酬外的任何資助。這場看似“作秀”的實踐,到底藏著怎樣的故事?
文/片 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白應嬋
張曉文 蹇悅 臨沂報道
被騙、被拒、被“放鴿子”
清晨6點的臨沂街頭,王偉燕攥著僅有的7元錢開始找工作。
出發時,她躊躇滿志。路上人不少,尤其泰盛廣場附近,店鋪一家接一家。她挨家詢問了30多家店,三個小時過去卻一無所獲。35℃高溫下,微信步數不到半天就突破了兩萬,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腳底板和小腿肚又酸又脹,但身體上的累,遠不及被拒絕的挫敗感強烈。
中午啃著自備零食充饑時,她轉向線上招聘。洗碗工、傳菜員、刷單工的招聘信息不少,可幾十通電話打出去,對方一聽是短期打工的大學生,不是“不要”就是“招滿了”。直到下午,一家燒烤店老板讓她4點半過去面試,才讓她看到了希望。
提前一小時到達燒烤店等待面試的王偉燕,透過大排檔的院子,看到了里面的情景。一頭,顧客正開懷暢飲,享用著眼前的燒烤美味。而另一頭,幾位服務員正腳不沾地地忙碌,背心濕透了,臉上的汗直流。
“看著就很累,但再難我也愿意干,現在要是能給我一份工作該多好啊。”兩個小時過去了,面試自己的老板還是沒出現。當王偉燕再次撥通電話時,等來的卻是“你誰啊”“早招滿了”的呵斥。
當天傍晚,王偉燕和其他9名同學一樣,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人均20元的廉租房——簡陋到只能擺下兩張床的房間,成了他們的落腳點。
同樣受挫的莊璐菡,一天內走了三萬步,問遍50家店。有家水餃店老板知道這是山東建筑大學的“生存挑戰”活動,好心讓她試試。可她在家養尊處優,從沒做過飯,更別說包水餃了。捱到最后,不用別人說,她自己主動離開了,再去其他店碰碰運氣。
啃著5元錢買的煎餅果子,她突然讀懂了父母的不易:“以前總嫌媽媽做的飯不好吃,現在才知道他們多辛苦。”此時,她兜里只剩2元錢。
汗水里的生存課
第二天清晨,莊璐菡和同學顧育寧終于在一家砂鍋店找到了工作。看著熱火朝天的店面,老板勉強同意她們留下試試。兩人還懇請老板多收一人,讓街頭流浪的高子豪也有了著落。
晚班從下午4點半持續到深夜10點,兩人幾乎全程守在洗碗槽前。“每晚洗好幾桶砂鍋,手泡得發白,最后抬起來都在抖。”莊璐菡說。更難的是高子豪遇到的高湯鍋——附著了厚厚一層羊油的大鍋,在老板指導下,用五滴洗潔精加熱后,才勉強刷凈。
以前,高子豪在家從沒干過重活。出來后才發現,掙一分錢都太難了。砂鍋店生意好,每天人都不少。有時上完菜、備好菜,他剛想歇會兒,新一撥客人又來了。活兒總也干不完,高子豪有點崩潰。他第一次迫切想回學校,想坐在教室里好好學習。
面館里的張露萌和韓欣燃同樣不好過。高溫天下,后廚只有一個小風扇,忙不完的活兒,讓她們汗透衣衫。韓欣燃手上磨起了血泡,卻停不下來。王偉燕第三天替班時,因和面時勁兒小,被老板勸著先吃飯,那碗加了雞蛋的湯面,是她三天來第一頓熱飯。
當天,楊毅在飯店試用一天后,被告知“以后不用來了”,理由是“老板的兒子要來幫忙”。深夜,他攥著老板給的20塊錢和客人剩下的飯菜,默默地想:“以后不能再渾渾噩噩過日子了。”
從沮喪到“眼里有了光”
直到最后一天,李舒云才通過親戚找到家政工作。往返十幾里路,掃地、拖地、洗衣、擦玻璃,一直忙到下午5點。一場大雨卻淋濕了剛洗的衣物。拿到30元工資后,打車花去20元,只剩10元。
“生存挑戰”期間,團隊路過泰盛廣場時,看到噴泉邊有好多小朋友在玩水,突然發現商機:賣水槍。于是他們破了例,用100元批發了三四十把水槍,可7天只賣出去兩把,其中一把還是王偉燕央求媽媽買的,總共賺了6元。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批發水槍的100元,還是李舒云靠親戚找到的家政工作,或是朋友幫忙點的外賣、媽媽買水槍支持的收入,都打破了“僅靠7元”的規則。雖然大家找工作很賣力,干活吃了不少苦,但這次挑戰還是因為違規失敗了。這些插曲雖然打破了規則,卻讓挑戰有了更真實的底色。
有人質疑,“7元7天”生存挑戰是“噱頭”“作秀”,不如看望孤寡老人、幫助留守兒童有意義。但也有人認為,看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更多是幫助他人,屬于公益,但“7元7天生存挑戰”,針對的是每一位參與挑戰的學生。
“不是作秀,是讓他們褪去光環看世界,在實踐中錘煉溝通、協作和抗壓能力,以此來反思并珍惜現在的生活。”山東建筑大學法學院副書記于志云說。
7天生存挑戰結束后,大家的勞動所得加起來有近1000元:三位同學在砂鍋店工作、兩位在面館、三位同學做電商、一位做家政,再加上飯店零工和賣水槍的收入……8月5日上午,包括領隊在內的12位小伙伴在當地聚餐,吃到了7天以來的第一頓大餐。飯桌上,大家不停地分享著這幾天的酸甜苦辣,接下來,他們要去臨沂平邑支教。
以前,張露萌在學校總把生活費花超,父母每月都得額外給她補錢。七天挑戰后,她更能體諒在外打工的父母了,“爸媽經常早出晚歸去打工,我放假回家,他們還得抽時間照顧我。扛著養家的擔子,還得顧著我,現在真能體會到他們的不容易。”
鄭皓元是這次生存挑戰的領隊。他說,在這7天里,大家每天開完總結會,往往倒頭就睡。有些人就算工作特別累,第二天也咬牙堅持了下來。其間,有同學被欺騙,被“放鴿子”,心里特別難受。但7天下來,他看到大家不斷地從沮喪中走出來,眼里也漸漸有了光。
7天的“生存挑戰”,說長也長,說短也短。王偉燕明白了一個道理:離開父母,到了真實的社會,自己啥也不是。沒人會像父母和老師那樣處處關照自己。以前高子豪花錢大手大腳,覺得父母給錢天經地義。馬上升大三了,經過這次挑戰,他覺得,是時候好好想想以后的事了。
▲大學生挑戰者正在大街上找工作。
◥在砂鍋店打工的高子豪,正要給客人送餐。
▲找不到工作的挑戰者批發來水槍,可7天只賣出兩把,其中一把是同學媽媽購買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