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5-08-10 20:15:08
原標題:山中有百味,一山一滋味,棗莊山亭土特產“串起”共富夢
來源:舜網
原標題:山中有百味,一山一滋味,棗莊山亭土特產“串起”共富夢
來源:舜網
山中有百味 一山一滋味
棗莊山亭土特產“串起”共富夢
夏日升騰,陽光穿透層疊枝葉,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洪門村的葡萄架下響起沙沙聲。
“咱洪門葡萄遠近有名,一到收獲季,山溝里游人如織,游客們摘葡萄、吃地鍋雞、買特色農產品。”村民王廣忠弓著腰站在梯子上,指尖穿梭于藤蔓間疏葉整枝。
山亭,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區林木綠化覆蓋率達58.3%,有59座大中小型水庫、136條河流,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展鄉村產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根基。”山亭區委書記王德海說,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精品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依托火櫻桃、優質桃、甘薯、小雜糧等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多措并舉做優農業經濟。
洪門村葡萄架下,藏著山亭“土特產”的破繭密碼。沿著蜿蜒山路走進村子,2000余畝葡萄田順著山勢鋪展,陽光玫瑰、巨峰等四大系列40多個品種錯落有致。老人搖著蒲扇,家門口石凳上擺放著自家釀造的葡萄酒、土雞蛋等。“村里200多戶,戶戶種葡萄,各類葡萄采摘園300余處,還發展起了采摘游。”村支書呂奉信說。
近年來,山亭區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探索推行“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模式,把特色林果、綠色甘薯、優質雜糧等小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去年農產品加工業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我們培育了‘一鎮一品、十朵金花’,水泉火櫻桃、徐莊板栗、馮卯甜桃……每個鎮都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山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文峰說。
山亭區被譽為“中國火櫻桃之鄉”。“從種植到銷售,我們給櫻桃全生命周期記了本‘碳賬’。”山東華邦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洪文,向記者展示了全省首張生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證書。
山亭區推行“提前休眠+日光溫室+標準化生產”生產模式,促進櫻桃提前2個月上市,每公斤櫻桃最高售價達160-200元,每畝設施櫻桃銷售收入約4萬元,戶均增收8萬余元。
“土特產”的共富故事,不止于種植。在桃花節、櫻桃節等118項特色節會活動帶動下,山亭區推進特色林果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培育中華櫻園等示范點43個,洪門村、葫蘆套村等中國美麗休閑鄉村4個,打造“魯南川藏線”等網紅打卡線路16條,串聯“百味山亭·采摘之旅”國家級精品線路,打造“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康養”的全季旅游模式。
在砦山頭北側鳧城鎮田莊村,有一個智慧養殖場,智能化管理系統的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8個雞棚的溫濕度、采食量等數據。“一個棚能養殖5萬只白羽肉雞,8個棚僅需要3個技術員。”養殖場場長單傳朝說。這個由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棗莊華寶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化養殖場,年出欄白羽肉雞240萬只。
在20公里外的華寶牧業生產車間,流水線正將肉雞分割成200多個產品品種。公司總經理王敏介紹,按照“從農場到餐桌”全產業鏈生產模式,華寶牧業建成魯南單線生產量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白羽肉雞深加工生產線,年屠宰肉雞3000萬只,銷售雞肉制品10.5萬噸。
“三蒸三烘是我們的獨門秘籍。”在山東歐樂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副總經理劉振拿起一塊金黃的地瓜棗說道,“通過18道工序,普通甘薯身價能翻十倍。”這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憑借26項專利技術,年加工甘薯制品3.6萬噸,擁有自營種植基地200畝,發展訂單村17個,帶動2923戶農戶實現戶均年增收3400元。
在原料倉庫,來自周邊村莊的甘薯堆成小山。“這些都是按高于市場價1毛錢收購的。”劉振翻著收購臺賬介紹,歐樂食品計劃投資3500萬元,建設“甘薯高值高效化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項目,并深化與棗莊“榴棗歸鄉”工程聯動,打造人才返鄉創業孵化基地。
山亭的“土特產”正通過多種渠道“出圈”。“我們建立了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矩陣。”陳文峰介紹,目前,已認證“櫻之夢”“紅櫻戀”“櫻貴妃”等商標品牌40余個,“山亭火櫻桃”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
(大眾新聞記者 吳榮欣 孟令洋 通訊員 宋偉 孫蕊)
原標題:山中有百味,一山一滋味,棗莊山亭土特產“串起”共富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