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5日訊 8月5日下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縱深推進反詐三年行動,以務實舉措筑牢民生防線情況。省公安廳刑事偵查總隊總隊長靖濤介紹了“電詐工具人”的多種表現形式。
當前犯罪分子不單單是針對群眾實施詐騙,還會誘導群眾去參與一些涉詐違法犯罪行為,這種行為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電詐工具人”,它是對幫助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實施違法犯罪行為人員的統稱。
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中,電詐分子為采取分散贓款、偽裝詐騙電話、冒用賬號等手段來支撐實施詐騙、規避公安機關打擊處理,便大肆收購、獲取電話卡、銀行卡和個人信息,發展“跑分”洗錢、推廣引流等網絡黑灰產,利用多種手段利誘蒙騙普通群眾淪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幫兇”,成為電詐“工具人”。“電詐工具人”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下面重點揭示四類:
資金轉移與支付工具類
犯罪分子以“發放扶貧款幫扶金”“代刷流水沖業績”等為誘餌,引導群眾特別是農村地區人員、老年人,通過手機銀行、ATM機取現和轉賬,或騙取支付寶、微信等實名支付賬戶用于接收、轉移詐騙資金。
“兩卡”租售及通訊技術支持類
犯罪分子以“辦卡給補貼”“包裝貸款資質”等為誘餌,引導群眾開辦和租售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或利用“高新技術兼職”誘使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架設GOIP等涉詐設備為境外詐騙提供通訊支持。
偽裝消費與慢充洗錢類
犯罪分子假借“現金鮮花禮盒”“黃金蛋糕”“代購購物卡”等高額定制訂單,或推出“慢充話費/電費”折扣服務(承諾延遲到賬),利用商家及消費者賬戶套現和洗白贓款。這些情況大部分是在群眾不知情情況下被利用,可能不會直接讓涉及人員違法,但會面臨經濟損失或名下手機號、銀行賬戶被封風險,影響工作生活。
虛假推廣與吸粉引流類
這是電詐的“前端服務”,犯罪分子招募人員通過“掃碼送禮”“地攤引流”等線下方式,或冒充客服打電話、短視頻平臺私信等線上方式,誘導群眾進入詐騙群組,協助在網絡平臺發布虛假廣告,撥打涉詐電話、發送涉詐短信。這里重點強調一下,當前有兩類常見的詐騙引流方式需引起警惕:一是“色情小卡片”引流。詐騙分子在公共場所投放含二維碼的色情小卡片,以“同城約會”“高額報酬”為誘餌,誘騙受害人掃碼進入詐騙群聊或平臺,然后以刷單等名義實施詐騙。二是“物流快遞引流”。詐騙分子利用包裹夾帶傳單或小禮品,誘導收件人掃碼添加聯系方式后拉入詐騙群聊,進一步實施詐騙。
在此提醒廣大群眾,一要警惕“高薪兼職”“大額取現”,絕不提供銀行卡或支付賬號幫他人取現或轉賬;二要拒絕出租、出售、出借“兩卡”,守住個人信息和賬戶安全;三是面對大額、易變現的消費訂單,務必核實對方身份,避免被動卷入;四要對“掃碼送禮”“拉群引流”保持警惕,不要因好奇或貪利,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五要不輕信“幫扶款”“低息貸款”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遇到可疑情況請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