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興華半導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經過清洗、氧化、光刻、刻蝕、注入等50多道復雜工藝,布滿成千上萬個電子元件的晶圓正源源不斷地生產下線,等待著下一步加工制作,最終將變身為現代電子設備的“大腦”,根據客戶需要銷往海內外,廣泛應用于汽車芯片、LED驅動芯片、電子設備防護芯片等。
“芯片制造主要分設計、制造、封測三個主要環節,其中,晶圓是芯片的‘母體’,是制作芯片的核心環節?!痹摴究偨浝眍伭宜嚱榻B。薄如蟬翼、光滑如鏡,巴掌大小的晶圓上藏著什么科技秘密?
“簡單說,在晶圓制造過程中,通過光刻、蝕刻等工藝,在其上面‘雕刻’出數以千計萬計的晶體管、電阻、電容等元件,就像在指甲蓋上建一座迷宮。微小世界里,全是高科技與創新的精華。”顏烈藝說。完成電路加工的晶圓,經過切割成為獨立集成電路單元,再通過封裝工藝封裝,就成為常見的芯片,每一道加工工藝都隱藏著技術挑戰和精密操作。
為便利企業生產所需半導體等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通關,青島海關所屬日照海關推動智慧海關智能非侵入順勢監管建設,實施集裝箱“智能分流、順勢驗放”監管模式改革,實現集裝箱貨物智能分流作業,讓企業生產物料通關更快一步。
煙臺招金勵福貴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貴金屬電鍍化工材料生產企業,產品為金鹽、鍵合金絲等電子化學品材料。金鹽應用于晶圓電鍍,而鍵合金絲則是芯片的神經導線,連接著芯片與外部電路,兩者都屬于半導體封裝環節的關鍵材料。
“我們產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就是黃金,主要從國內市場采購,成品出口到綜保區加工為電路板后,最終用于手機、航空航天等產業。去年以來,國內旺盛的金需求使得國內金價與國際金價走勢有所背離,而我們成品出口采用國際金價定價,國內采購原料、成品出口的模式無法提升公司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如何維護客戶需求及訂單成了我們的難題。”在近日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關企面對面”活動中,該公司貿易部經理溫紹輝就如何合法合規降低公司原料采購成本向海關尋求幫助。
為幫助企業用好海關政策、降低生產成本,煙臺海關組建專家團隊實地了解企業出口電子化學中間品業務開展情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指導其將“原料在內、成品在外”的經營模式轉變為“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模式,對企業開展加工貿易宣講和“一對一”的業務指導,幫助企業建立符合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要求的管理制度,指導其掌握海關政策和業務辦理流程,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靈活利用海關政策采購原料,解決了現階段黃金原料價格不穩定的問題,今年上半年節省采購成本約31萬元,為公司開拓國際市場注入新動能!”據溫紹輝介紹,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出口貨值同比增長60%。
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山東省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1886.8 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出口981.4億元,同比增長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