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輕屨流轉處,山水自成章

來源:中國文化報

作者:

2025-06-14 14:49:06

原標題:輕屨流轉處,山水自成章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輕屨流轉處,山水自成章

來源:中國文化報

章學方 文\圖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我喜歡李白的豪情,更喜歡李白的灑脫。在忙碌塵世中穿梭已久,心中對自然的渴望也愈發濃烈。聽聞大余丫山集自然奇觀與文化底蘊于一身,便毅然放下纏身的繁忙,冒著酷暑踏上尋幽探秘之旅,期望幾日的偷閑,能在這片山水之間尋得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當車轍碾過城東十公里的蜿蜒,那片藏于北緯25度、森林覆蓋率高達92.6%的生態滋養秘境,以“丫”字雙峰為序,徐徐展開一幅融自然靈韻與人文風骨于一體的山水長卷。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一入景區,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驅散了路途的囂塵與疲憊。只見丫山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恰似玉筍破土,又似云朵飄浮,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漫步臥龍谷林間小徑,枝葉間漏下的光斑似碎金般跳躍,仿佛踏入金色的童話世界。王維筆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禪意,在此化作林間忽遠忽近的笑語和婉轉的鳥音,悅耳怡心。我禁不住貪婪地呼吸清冽的空氣,裹著松針與苔蘚的芬芳沁人肺腑,恍惚間竟與柳宗元“欸乃一聲山水綠”的悠然不期而遇。

沿石階逶迤而上,耳畔漸起轟鳴。大小幾十處瀑布錯落分布,形態各異。有的如銀練高懸,從陡峭的山崖上奔騰而下,徐凝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的磅礴,在“丫”形峰谷間具象成白練凌空;有的如絲如縷,輕柔地從山壁上滑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七彩的光芒。水霧裹著陽光,織就彩虹,竟比李白“登高壯觀天地間”的盛景更多了幾分靈動。站在瀑布下方,感受飛濺的水花帶來陣陣清涼,聆聽水流撞擊巖石發出的清脆聲響,仿佛置身于一場盛大的自然交響樂中。

谷中奇石嶙峋,栩栩百態,或似仙人弈棋,或如靈龜探海,或像猛獸盤踞。隨意而自然的奇藤纏繞其間,宛如一條條綠色的絲帶,為這峽谷和奇石增添幾分清雅和飄逸。在歲月的雕琢下,每一塊石頭仿佛在訴說著古老而滄桑的故事。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曾在丫山感悟“太極本無極”,并撰寫《太極圖說》和《通書》。濂溪先生認為,宇宙萬物皆源于一種無形的、混沌的本體。眼前這如詩如畫的臥龍谷美景,不正是大自然的“太極”嗎?山為陽、水為陰,山水相依,剛柔并濟。一動一靜之間,我領悟到陰陽和諧、萬物共生的深刻內涵。

離開臥龍谷,溯溪而上,忽見竹林如海,郁郁蔥蔥。微風拂過,萬千竹枝躬身低語,萬片竹葉沙沙作響,碧浪波天,翻涌起伏。竹子挺拔倔強、虛心勁節,相互簇擁,展現出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文化占有重要席位。而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贊美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與竹子的品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在竹林深處,南唐始建的古剎靈巖寺,飛檐翹角若隱若現,銅鈴在風中輕晃,述說千年的興衰榮辱。踏入寺門,檀香縈繞,寺前的兩株千年鐵樹更是神奇,一株虬枝呈“丫”形,另一株蒼干似“山”字,恰似天地與佛法共同鐫刻的偈語。此時此境,倒是應了唐代詩人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的美妙意境。

行至山腰,忽見一亭翼然臨于危崖,匾額“陽明亭”三字蒼勁有力。500多年前,王陽明在此觀瀑聽松,將哲思與這片山水融為一體,誕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站在亭中,憑欄俯瞰,谷間云霧流轉,翻涌如墨。耳邊林木喧聲、瀑水傳音,似有朱熹筆下“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頓悟,更生王陽明“心外無物”的了覺。

一陣山風徐徐拂來,恍惚傳來樂山居士講學的余韻,與竹葉窸窣、林間鳥鳴、淙淙泉聲交織成跨越時空的和鳴。如今,雖無法與先哲對話交流,卻能通過山水、亭臺感受他思想的光輝。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夜幕降臨,在這翠峰之上、丫山之巔,我靜靜感受著這方天地,早已將詩魂靈韻融入每一寸山水、每一株草木、每一縷清風,遂作詩:

念起值炎夏,奔行向贛南。

驅車八百里,躲暑覓清歡。

放下俗間事,泯除心上煩。

兩邊金稻墜,一路錦云翻。

朝十辭鬧市,暮五到丫山。

松鼠時穿路,黃鸝總蓋蟬。

峰頭云戀暮,谷底澗盈潭。

嘯上山坪愜,棲居善地寬。

泊車挨杏樹,舉手觸云嵐。

追劇情牽掛,聆溪夢枕安。

透過天窗,看著山月如鉤、星河低垂,聽著蟲鳴聲和風聲,不覺間漸入佳境,內心深處充滿平靜與怡寧。自身所有的存在,仿佛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今夜的夢,恐怕要在桂花樹下與吳剛把酒言歡了……

大余丫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忙“三夏” 盼豐收

炎炎夏日,田地里熱火朝天。隨著“三夏”工作次第開展,河南、江蘇、山東、山西等小麥主產區省份開始收割小麥,其他成熟的農作物也在不斷收...[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6-14

沿黃九省(區)少年兒童優秀作品巡展(甘肅站)啟動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袁鵬發自蘭州近日,“泱泱黃河水小小代言人”沿黃九省少年兒童優秀作品巡展暨甘肅省探尋隴原好家風作品展示活動在甘肅...[詳細]
中國婦女報 2025-06-14

市場需要什么樣的超市

6月6日,完成調改的永輝超市千禧街店重新開業,這是北京市豐臺區首家學習胖東來模式的超市門店,吸引眾多居民前來打卡。當前,傳統超市正面...[詳細]
經濟日報 2025-06-14

全總青島療養院煥新升級

本報青島6月13日電今天,以“療養新典范·服務啟新篇”為主題的交流座談會在中華全國總工會青島療養院舉行,標志著這座擁有37年歷史、服務...[詳細]
工人日報 2025-06-14

爺爺的金瓜

我爺爺趙永泰,爺爺的弟弟趙永臣,弟兄兩家住在一個大院。那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兩個爺爺為了讓全家人吃飽飯,種了二畝比玉米、高粱更高...[詳細]
農民日報 2025-06-14

“80后”農機手追風逐麥戰“三夏”

6月6日清晨,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相公莊街道桑園村的麥田里,金黃的麥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鍍上一層金光。剛過5點,農機手肖海波便已來...[詳細]
農民日報 2025-06-14

抓重點 補短板 強弱項

這里是門源縣最偏遠的一所鄉村學校,與周邊的鄉村建筑截然不同,這座“最美建筑”像是穿越了時空屹立在這里。在門源,珠固鄉寄宿制小學學生...[詳細]
農民日報 2025-06-14

校長陪餐只是第一步

近日,中小學“校園餐”備受關注,保障安全與營養成為民生焦點。在此基礎上,多地建立校長陪餐制,進一步出臺文件細化陪餐制度。然而,校長...[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5-06-14

打破教研“孤島”

“四年級語文課、一年級數學課、三年級英語課,一起教研覺得互相學到很多,還聆聽了專家報告,感覺自己對大單元教學如何實施,有了更多的方...[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5-06-14

首屆全國計量職業技能比武活動決賽舉行

本報訊6月9日至11日,首屆全國計量職業技能比武活動決賽在山東省日照市舉行。本次活動由市場監管總局主辦,日照市人民政府、山東省市場監管...[詳細]
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5-06-1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