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噸半糧”建設引領糧食增產新實踐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田

2025-06-16 08:36:06

原標題:“噸半糧”建設引領糧食增產新實踐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噸半糧”建設引領糧食增產新實踐

來源:農民日報

圖為德州市禹城市倫鎮郎屯村正在收割小麥。 資料圖

六月的魯西北平原,熱浪裹挾著麥香撲面而來,沉甸甸的麥穗隨風搖曳,勾勒出一幅壯闊的豐收圖景。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山東省德州市以“噸半糧”建設為抓手,多點發力,在促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征程中交出了亮眼答卷。各區域因地制宜、協同奮進,共同奏響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自2021年以來,德州市在全國率先開展“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創新推進政策集成供給、地力集成提升、技術集成改革、裝備集成應用,引領技術規程標準化、評價體系數字化、糧食生產法治化,2023年建成全國首個百萬畝“噸半糧”示范區,2024年130萬畝地塊平均畝產1579公斤,5年任務3年完成,帶動全市單產、總產再創新高。眼下,正值夏收之際,記者走進德州田間地頭,探尋德州市“噸半糧”示范區實現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的豐收密碼。

政策賦能 激發種糧新活力

在德州市齊河縣金穗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麥田里,種糧大戶袁本剛正忙著指揮收割機作業。他的合作社流轉了4000多畝土地,還托管了近10萬畝農田,是當地農業生產的“主力軍”。“這幾年多虧了政府的好政策,咱種地的底氣越來越足!”袁本剛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打開了話匣子。

政府在糧食生產上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一噴三防”作業全部由政府買單,僅這一項,袁本剛的合作社每年就能節省成本20多萬元。在糧食單產提升方面,補貼政策更是實實在在。小麥包衣、“一噴三防”、精準雙鎮壓等技術應用,加上滴灌鋪設,每畝地能獲得150元左右的補貼。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顯著提高了糧食產量。去年,袁本剛的小麥平均畝產達到了1300斤,比前幾年有了大幅提高。

除了資金補貼,政府還積極搭建技術推廣平臺。農業專家定期到合作社開展技術培訓,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智慧農業系統實時監測土壤墑情、氣象變化,為科學種田提供數據支撐。“有了政策和技術的雙重保障,我們有信心穩產增收!”袁本剛堅定地說。

2025年,農業農村部繼續把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任務,齊河縣錨定任務目標,加大組織推進力度,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形成綜合技術方案,加強技術集成示范,促進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整建制推進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

“我縣堅持書記抓糧、層層壓實責任,設立縣、鄉、管區、村‘四級書記指揮田’。同時,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齊河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曹慧英告訴記者,齊河縣近三年共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機購置補貼、耕地地力保護等27個強農惠農項目,每年設立專項基金獎勵糧王、種糧能手,做到了既讓種糧農民有錢掙,也讓種糧有榮譽、得實惠。

科技引領 奏響豐收“協奏曲”

走進德州市臨邑縣恒源街道“噸半糧”示范田,轟鳴的機械聲打破了田野的寧靜。聯合收割機吞吐著金黃的麥穗,脫粒后的麥粒如金色瀑布般傾瀉進運輸車;拖拉機拖著秸稈粉碎機緊隨其后,將麥稈粉碎還田;氣吸式玉米播種機精準單粒播種,同步施肥、鋪設滴灌帶,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田間地頭儼然成為了現代化農業的“大舞臺”。

“今年種植‘輪選49’的種糧大戶畝產在1100~1300斤之間,個別農戶畝產值甚至達到了1400多斤。”臨邑縣科谷農業負責人趙建勇手捧著金黃的麥粒說。他表示,今年的豐收不僅得益于優質麥種,更是因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水肥一體化的配套、“一噴三防”的投入以及農戶的精心管理。

“今年種植優質小麥品種的農戶,以‘優質麥的價格、普麥的產量’贏得了農戶的一致好評。農戶每畝收入可以達到1700元左右,對于回收的優質麥種我們也會根據市場需求為廣大農戶和規模種植戶爭取最大化利益。”提到小麥價格,恒源街道十里堡收糧點的農戶齊亞杰滿臉喜悅。增產顯著,農戶收益提高成為恒源街道踐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恒源街道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滴灌、無人機飛防等先進農業技術,為夏糧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據介紹,今年該地區未發生條銹病等規模性病蟲害,進一步減少了對小麥產量的影響,恒源街道的夏糧產量呈現增長態勢。據種糧大戶劉吉升預計,今年大田畝產可達1300斤左右。

恒源街道黨工委書記王中瑋表示:“夏收夏種工作關乎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是當前全街道的重點工作。我們將繼續全力以赴,確保夏收工作圓滿收官,夏種工作高質量完成,為全年農業生產再上新臺階奠定堅實基礎,讓農民在豐收的季節里收獲滿滿的幸福。”

規模種糧 培育更多“新農人”

走進禹城市倫鎮郎屯村的田間,金黃麥浪已經褪去,新一季的希望在泥土中孕育。郎屯村種糧大戶張呈云站在剛收割完的麥田里,滿臉樂觀與堅定:“從去年秋天播種,經過寒冷的冬天,再到春天和夏天,歷經200多天,如今顆粒歸倉了,有辛苦,也有豐收的喜悅!”“今年產量不會差太多,靠的就是早動手、敢投入!”

田埂邊,十余臺播種機轟鳴作響。“夏播玉米得搶農時!”張呈云介紹,合作社12臺播種機全部上陣,一天能播300多畝地,墑情不足就隨種隨澆,確保一播全苗。

談及種糧保障,張呈云翻開手機里的惠農補貼記錄:“去年每畝地補貼121.99元,政策就是咱種地人的‘強心針’。”他說,規模化種植加上政策支持,自家的260畝地收入可觀。望著遠處正在灌溉的夏玉米田,張呈云目光堅定:“只要人不偷懶、政策給力,糧食安全就有保障!”

張呈云對今年的玉米產量充滿期待:“只要后期管理跟上,產量肯定不會差!”在他的帶動下,周邊農戶紛紛加入規模化種植行列,共同探索科學種糧,提升糧食產量的新路子。

“我市不折不扣落實防災減災及綠色防控措施,推進小麥‘一噴三防’、玉米‘一噴多促’全覆蓋,年統防統治面積2000萬畝次以上。”德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陳超告訴記者,接下來,德州市將搶抓國家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機遇,繼續實施綠色“噸半糧”工程,推動核心區穩產豐產模式向300萬畝輻射區、600萬畝帶動區拓展,促進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努力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德州力量。

眼下,德州市的夏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金黃的麥粒源源不斷地運往糧倉,玉米播種工作也在有序推進。“噸半糧”建設不僅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更讓糧食安全的根基愈發堅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國家禁毒辦公示第二批30個“全國禁毒示范城市”擬命名名單

根據創建示范工作有關規定,現對擬命名第二批“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的候選城市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見,請以電話、傳真、信函等形式客觀、真...[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5-06-16

全國夏糧小麥收購量超1700萬噸

6月14日,在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一糧食收儲企業,傳輸線向倉庫運送夏糧。全國夏糧小麥收購工作開局良好,截至6月13日已累計收購夏糧小麥超17...[詳細]
中華工商時報 2025-06-16

夏糧小麥已累計收購超1700萬噸

科技日報北京6月15日電記者15日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收購夏糧小麥超1700萬噸,收購工作開局良好,進展順利。...[詳細]
科技日報 2025-06-16

全國夏播糧食2.7億畝 進度過半

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夏播糧食進度已過半,播種進度快于往年。截至6月13日18時,全國已夏播糧食2.7億畝。圖為6月11日,在山東...[詳細]
經濟參考報 2025-06-16

山東省龍口市晨林志愿服務中心開展敬老活動

本報電山東省龍口市晨林志愿服務中心、龍口源東合悅藝術團和龍口港灣幼兒園的志愿者日前走進山東省龍口市楓晚老年公寓奉獻愛心,開展了以“...[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6-16

山東推動文明婚育新風潤澤千家萬戶

近年來,山東省婦聯大力實施“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動”,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巾幗先行”主題活動,倡揚移風易俗、婚事新辦簡辦,引導廣大家庭...[詳細]
中國婦女報 2025-06-16

國家稅務總局:向上生長的青年力量

“青年朋友們,可別小瞧這一方小小的稅務辦理窗口。今年3月,升級后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團工委“理論必修課”——“青年學習匯”現場學習交流...[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5-06-16
《人民日報》聚焦黃河三角洲種糧大戶:用上小麥新品種,鹽堿地畝產超1200斤

《人民日報》聚焦黃河三角洲種糧大戶:用上小麥新品種,鹽堿地畝產超1200斤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在第6版經濟聚焦·夏收里的“新選手”專欄刊文《用上小麥新品種,鹽堿地畝產超1200斤》,聚焦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詳細]
人民日報 2025-06-16

“村咖”飄香田野間

??位于山東省青島市的嶗山素有“海上第一仙山”的美譽。而今,一間間或大或小的咖啡館,已經成為這些村莊的名片。高低起伏、隨形就勢,在...[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6-15

我國新增10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6月14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國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工作,10家單位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6-15

特高壓設備有載分接開關實現國產化應用

科技日報訊記者從中國電科院獲悉,我國自主研制的特高壓設備有載分接開關,近期在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實現批量應用。據介紹...[詳細]
科技日報 2025-06-14

感知中國色彩的審美格調

近年來,隨著“國潮”熱度持續攀升,聚焦中國色彩研究的著述、文集、圖冊等出版物越來越多。這部作品中,作者創新性地引入現象學和符號學的...[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6-14

這個夏天,“中式食養”為啥成新潮

從傳統茶飲到中藥零食,從日常調理到冬病夏治,在鍵盤敲擊聲與養生壺的咕嘟聲中,藥膳食補正悄然滲入當代人的生活,掀起一股“中式養生”新...[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6-1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