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活力中國調研行”|福建:平潭觀“藍” 海韻新生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2025-08-22 11:24:08

平潭簡稱“嵐”,與“藍”同音,也與“藍”結下不解之緣:平潭全域鋪展著6064平方公里的蔚藍畫卷,其面積是陸域的十五倍之廣;在這片浩瀚的藍海中,126座島嶼如珍珠般散落,銀沙鋪岸,海風沁人,讓這片被蔚藍深情擁抱的土地,更加光彩照人。

8月20日,記者走進福建平潭,在觀“藍”中看到平潭文旅產業發展的美好圖景。

來到平潭22號國際游艇碼頭(以下簡稱“22號碼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無邊無垠的藍,一艘艘游艇整齊??吭诎哆叄o候著與游客共赴一場海洋之約。

22號碼頭是平潭打造的第一個自由行開放式碼頭,自2024年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近17000人次。令人驚訝的是,碼頭從動工到建成僅用了100天。如此神速,原因是什么?

圖片1

“原來我們的海上業態主要是養殖業和捕撈業,在建設這個以海上休閑娛樂為主的碼頭時,一些養殖和捕撈的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逼教堵糜慰瓦\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紫寧告訴記者,“現在,港口依然可以供漁船停靠,真正實現了一港多用?!?/p>

乘坐游艇出海,看到一艘艘漁船自由穿梭,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在蔚藍的天幕下緩緩展開。這一幕,讓記者深刻體會到漁業與休閑旅游兩種海洋經濟業態和諧共生的美好。

在顛簸的游艇上,不遠處的一艘漁船一下子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只見船身赫然寫著“滿載榮歸”四個大字,如同一位熱情洋溢的使者,為平潭蓬勃發展的海洋文旅產業加油鼓勁。

圖片2

在22號碼頭,還可以體驗到很多有趣的項目——帆船、摩托艇、尾波沖浪、水上超跑等等,讓游客親身感受到海洋帶來的速度與激情。在碼頭陸域,藍眼淚體驗館、咖啡飲品、海洋超市等業態也全部投入運營,讓游客既可飽眼福又可飽口福。

今年6月8日,碼頭成功舉辦了2025平潭“海島生活季”暨帆船運動周系列活動。此次活動不僅促成了6輪兩岸游艇產業合作簽約,還吸引了10支境內外帆船賽隊的積極參與。通過這些活動,平潭的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祖國大陸—臺灣島最近距離68海里”,碼頭不遠處,一塊石碑上鐫刻的內容引發了記者的好奇。原來,這里是另一個觀海玩海的好地方——68海里景區。

景區內先后建起“墨水石柱”“兩岸同心窗”“望歸石”等標志性景觀,寓意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親情,寄托著中華兒女對祖國統一的期盼。正是這些充滿巧思的景觀設計與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相結合,使得68海里景區不僅風景如畫,更擁有了深厚的人文內涵。

近年來,景區周邊設施不斷完善,不僅提升了游客的游玩體驗,也顯著增加了景區收益。

“我們進駐管理后,增加了遮陽傘等設施,解決了很多游客反映的暴曬問題?!逼教堵糜芜\營管理有限公司經營拓展部副經理劉孫輝向記者介紹,“從2021年開始我們推著餐車賣飲料,到現在已自主經營起冰淇淋店、零食店、文創店等,年營業額超300萬元?!?/p>

22號碼頭和68海里景區的繁榮景象,僅是平潭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而這正得益于它精準把握了時代機遇——

2011年11月,國務院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

2015年4月,國務院批復《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將平潭片區納入福建自貿區;

2016年8月,國務院批復《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

由此,平潭擁有了“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游島”的三區疊加優勢。據悉,2024年,平潭國際旅游島接待游客1078.9萬人次,旅游總花費達120.28億元。與2015年相比,接待人數增長4.6倍,旅游總花費增長18.2倍。

“旅游業的發展讓平潭居民實實在在嘗到了甜頭。很多居民開始經營民宿、承接游客接送服務,從而拓寬了他們的收入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彥笑著說道。

未來,平潭將繼續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文化品牌,持續推動平潭文旅產業走向品質化、高端化、國際化。憑著無邊的大海,乘著高質量發展的東風,平潭以蔚藍為底色繪就的發展藍圖,終將變為現實。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閆槿 馮家照 張青 王禮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熱熱鬧鬧逛巴扎

[詳細]
新華社 2025-08-22

黑龍江發布暴雨紅色預警

新華社哈爾濱8月22日電8月22日7時30分,黑龍江省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過去1小時尚志沖河站、海林二浪河站已出現50至60毫米降水,降...[詳細]
新華網 2025-08-22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