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9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明明說好了能續保,現在丈夫后續治療費用沒了著落,之前退掉的保險也補不回來了……” 自 7 月 30 日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關注東營市民金女士的保險續保難題后,事件已過去半個月。8 月 14 日,節目再次追蹤發現,這起因保險代理人 “不知情” 條款變更引發的糾紛仍未解決,平安人壽方面提出的 “先起訴再調解”方案更讓金女士困惑,而類似的續保爭議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共鳴。(以下為《民生無小事》節目錄音)
事件回顧:從 “可續保至 99 歲” 到續保失敗
時間拉回到2023 年 10 月,金女士因自身投保的平安人壽 “平安 e 生保醫療保險” 多年續保順利,決定為丈夫投保同款產品。對接的吳姓保險代理人當時明確表示和之前金女士購買的一樣,還建議金女士退掉丈夫在華夏保險投保的重疾險附加險,稱 “兩者功能類似”。出于信任,金女士退掉了華夏保險的相關險種,為丈夫完成投保。
2024 年 5 月,金女士丈夫生病,保期內的治療費用順利報銷。但當年 10 月保險到期時,問題出現了 —— 金女士多次通過手機提交續保申請失敗,代理人嘗試人工提交也未成功。此時,代理人才告知:“產品版本變了,不能續保。”
更讓金女士不解的是,2023 年她投保后不久,代理人曾向她發送產品宣傳截圖,其中明確標注“優勢 6:可續保至 99 歲”。“丈夫生病需要長期治療,保期內報銷沒問題,到期續不上,后續費用怎么辦?”
后續進展:保險公司提出 “先起訴再調解”,金女士存疑
7 月 30 日節目播出后,平安人壽兩名工作人員曾上門與金女士溝通,但初次溝通并不順利。“他們上來就問我,代理人有沒有書面承諾‘可續保 20 年’,我說沒有,對方就建議我走法律程序起訴。” 金女士表示,當時自己提出 “希望盡快協商解決,不想拖延”,但溝通最終不歡而散。
幾天后,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再次聯系金女士,態度有所轉變,稱 “想解決問題”,但提出的方案讓她難以理解:“對方說,需要先起訴,有了‘事件痕跡’,公司才能走調解流程。”
“明明是保險公司和代理人的疏忽,為什么要我先起訴?直接調解不行嗎?” 金女士質疑,丈夫仍在北京住院治療,時間和精力都耗不起,“我打了 12315 投訴,得到的回復是‘先看雙方自行調解’。”
最新回應:保險公司仍在 “加急處理”
8 月 14 日,節目再次連線平安人壽 24 小時客戶維權專線時,工作人員表示已查到之前金女士的反饋記錄,但 “尚未有滿意答復”。對于 “為何要求客戶先起訴再調解”,該工作人員未直接回應,僅稱 “會加急催辦”。
網友共鳴與媒體關注:版本多,容易混淆
節目報道及相關文章發布后,引發大量網友留言。不少網友表示 “平安 e 生保不同版本條款差異大,代理人常說不清”“投保時說‘續保寬松’,出險后就說‘條款不允許’”。值得注意的是,有網友提出 “平安 e 生保多為平安健康承保”,但金女士提供的保單明確顯示為 “平安人壽” 產品,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該系列產品在承保主體、版本劃分上的復雜性,易引發消費者混淆。
目前,《民生無小事》節目已將金女士的訴求及媒體關注重點反饋至平安人壽,并表示將持續追蹤事件進展。對于這起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糾紛能否通過協商解決,而非 “先起訴再調解” 的迂回路徑,仍有待觀察。
(山東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24小時新聞熱線:0531-85852566,節目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民生無小事fm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