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7-29 10:16:07
原標題:淄博把“流量密碼”變“留量密鑰”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淄博把“流量密碼”變“留量密鑰”
來源:大眾日報
□記者 劉磊 通訊員 劉剛 報道
本報淄博訊 “從撥通電話到收到退款,前后不過40分鐘,這效率就像淄博燒烤一樣,熱辣又暖心!”7月26日,河北游客周先生看著手機里剛剛到賬的退款,對張店區體育場市場監管所的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就在一小時前,他還面對著有瑕疵的琉璃紀念品犯愁,沒想到一個求助電話打出去,問題迎刃而解。
這樣的“淄博速度”,在消費維權領域早已不是新鮮事。投訴總量同比下降3.22%,問題解決率卻“噌噌”往上漲,這“一降一升”的背后,藏著淄博打造“近悅遠來、滿意放心”消費環境的巧思與實干。2024年全國百城消費者滿意度測評中,淄博躍居第15位,較2021年一口氣躥升29位,三年間實現大幅躍升,把“流量密碼”悄悄變成“留量密鑰”。
而支撐這份躍升的,正是消費糾紛的高效化解。淄博的破題之道,就藏在流程再造與機制創新的細節里。
首先發力的是機制提速?!?135”快速處置機制就像給維權裝上了“加速器”——特急訴求兩小時內必有回音、1天內徹底辦結,緊急訴求3天畫句號,一般訴求5天內清零。與之相輔相成的“先行賠付”機制,則更像給消費者吃了顆“定心丸”。淄博搭起的“市場主導、企業參與、消協引導”多層次體系,讓43家大商場、市場、景區當起“擔保人”,帶著5194家商戶簽下“兜底承諾書”。
在機制之外,數字技術的賦能更讓維權添了幾分“智慧范兒”。臨淄區25個維權服務站里,“齊小寶”AI助手成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口袋軍師”。辛店街道維權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最近就靠它露了一手:有位消費者拿著褪色的連衣裙來投訴,工作人員在系統里敲了幾個字,相關法規、類似案例、調解話術立馬跳出來,20分鐘就說通了商家,不僅給消費者換了新裙子,還多送了瓶洗衣液。更方便的是133家企業進駐的全國12315在線和解平臺,糾紛解決率飆到93.02%,真正實現“手機點一點,事兒全辦完”。
機制順了,變化就藏不住了。投訴量降了,消費者的笑容更多了。淄博在優化消費體驗上的巧思,正織成一張嚴密的“放心消費網”。
這張網的網眼,細密到每個消費場景里。周村古商城的青石板路上,游客王女士舉著手機對著商戶門牌掃了掃,屏幕上立馬跳出一串信息:投訴記錄、退換貨政策、信用等級一目了然。她笑著舉起剛買的琉璃茶具:“你看這杯盞透亮的,跟這兒的信用記錄一樣敞亮,買著踏實!”景區里130名“志愿紅”挎著帆布包穿梭在古巷里,包里裝著維權手冊和登記表,碰上游客咨詢就掏出冊子細細講。今年光靠這股子熱心,就為消費者挽回損失超萬元。
今年以來,淄博把“放心消費”當成藝術品來雕琢,建了百家重點培育庫,把“八大局”、周村古商城等10個網紅地打造成“放心街區”,“一店一碼”像給商戶掛了“信用身份證”,“一小時快調”讓糾紛沒機會發酵。按照規劃,年內要培育600家放心消費單元和集聚區,再建3家放心消費高速服務區,讓“放心”二字變成城鄉隨處可見的風景。
線下消費讓人踏實,線上消費也得讓人安心。淄博緊盯直播帶貨的亂象率先出手,制定《合規直播間制度模板》,給22個陶瓷、琉璃、特色農產品直播間立下規矩。鏡頭前主播說得天花亂墜,背后有合規清單盯著,買著能不放心?全省最大的農資銷售平臺“搶農資網”更是把合規當成生意經,GMV連續多年保持超50%增長,今年眼看就要沖破10億元,用事實證明“守規矩才能走得遠”。
從接到投訴就往前沖,到沒投訴先把漏洞堵上;從糾紛出了才著手解決,到全流程盯著不讓問題冒頭,淄博正形成這樣一種態勢——政府監管有力度,企業自律有溫度,消費者參與有熱度,社會協同有廣度。在這里,“放心消費”不再是口號,而是游客手里那杯溫熱的奶茶,是商戶柜臺上的退換貨登記冊,是古巷里“志愿紅”的笑靨,讓這座城市從“一時火爆”慢慢變成“長長久久的熱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