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晚報
2025-08-04 11:37:08
原標題:暑假過半 淄博文化游成“香餑餑”
來源:淄博晚報
原標題:暑假過半 淄博文化游成“香餑餑”
來源:淄博晚報
暑假過半,淄博的非遺游與文博游持續升溫,各大景點和場館里人頭攢動,充滿了歡聲笑語,成為親子家庭和學生群體的熱門選擇。不少游客直呼:“體驗感拉滿,這趟來得太值了!”
走進顏神古鎮景區,古樸的街巷里處處是熱鬧的景象。“快來看!師傅要開始吹琉璃了!”隨著人群中的一聲呼喊,國家級非遺琉璃燒制技藝表演區瞬間圍滿了人。只見匠人手持長長的吹桿,從1400℃的窯爐中取出一團熾熱的琉璃熔漿,橘紅色的光芒映紅了周圍游客的臉龐。隨著匠人的捏、拉、轉、吹,原本混沌的熔漿逐漸舒展,眨眼間變成一只展翅的大鳥,引得臺下孩子們發出陣陣驚呼:“哇!太神奇了!” 剛出爐的琉璃作品還帶著余溫,在陽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澤,不少游客舉著手機記錄下這從熾熱到璀璨的蛻變瞬間。“光看表演就覺得夠了,這手藝太絕了!”一位來自江蘇的游客感慨道。
在這里,大家都想親手試試“夠味兒”的非遺技藝。12歲的小女孩果果正屏住呼吸,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用鑷子調整琉璃造型的細節。“媽媽你看,我做出了一個海星!”當火紅的熔料漸漸冷卻,那個精致的海星文創作品初具雛形時,她興奮地大喊起來。
在機器取代手工的時代,淄博的非遺體驗正讓孩子們觸摸到永不褪色的工匠之心。當絲線遇上染缸,當大豆化作醬香,答案就藏在千年傳承中。這個暑假,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們走進周村,在非遺工坊親手創作絲綢水拓畫,看顏料在水面暈染出萬千圖案;體驗古法醬油“倒缸”絕技,感受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新的碰撞。
玉兔信芳園醬醋文化博物館內,剛進門,醇厚的醬香裹挾著醋香撲面而來。扎著小辮、攥著放大鏡的小探險家們被百年老園的氣息吸引,雀躍著化身“非遺小匠人”,走進這座飄香150年的園子。在這個比游樂場更迷人的“醬醋王國”里,孩子們踮腳湊到醬油大陶缸前,使勁吸一口氣,發酵的醇厚氣息與豆香入鼻,笑聲與醬香在百年園子里蕩漾。
這個暑假,淄博的非遺游和文博游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或博物館里的展品,而是變成了可看、可玩、可觸摸的生動體驗。游客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著傳統文化的溫度,也讓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在暑期的煙火氣中愈發鮮活。
炎炎暑期,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內人頭攢動,其中“浴火芳華——琉璃燈工藝術展”展區內更是熱鬧非凡,總是圍滿了前來探秘的孩子們。琉璃花簪、十二花神琉璃……他們緊盯著展柜內流光溢彩的琉璃燈工藝術品,一邊看,嘴里還不時發出陣陣贊嘆。一位帶著孩子來參觀的家長表示:“平時很難有機會讓孩子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到這么精美的琉璃藝術品,尤其是這十二花神琉璃,不僅花好看,還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孩子在這里既能欣賞到藝術之美,又能了解到花神的傳說,收獲特別大。”
臨淄足球博物館是一部立體的足球文化百科全書,在一樓古代蹴鞠展區,孩子們看著展柜里的文物和復原場景,不時發出驚嘆;在齊文化博物館,講解員的生動解說與青銅禮器的厚重氣場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鮮活的“齊國歷史畫卷”……
當暮色為淄博的街巷鍍上暖金,這個夏天,淄博正用非遺的煙火氣、文博場館的文化味,讓文化傳承有了最生動的模樣。
(全媒體記者楊秋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