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5-08-06 14:51:08
原標題:山東圈出一個“新核心”!濟寧5年沖刺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啥信號
來源:桔子財經
原標題:山東圈出一個“新核心”!濟寧5年沖刺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啥信號
來源:桔子財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7月,山東省頒布《山東省港口與航道布局規(guī)劃2025 - 2035》,提出以濟寧港全國內河主要港口為核心,打造“一主四輔多點”的山東內河港口群布局,構建黃金航道。
此次,山東在最新版的構建通江達海現代水運體系頂層設計中,明確京杭運河為“骨干航道”,圈出濟寧港的“核心港”地位,力推濟寧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釋放出強烈信號。
濟寧港為什么能成為山東又一個“新核心”?8月4日召開的濟寧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建設座談會給出一個明確答案,同時給出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的時間表。那么,2030年,即5年之內,濟寧憑什么能建成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1.“天賦型選手”沖刺新增長極
山東此次圈出內河航運的“骨干航道”、“核心港”,明確提出推動濟寧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把濟寧這個內陸城市定位為“構建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的橋頭堡”,凸顯了在新一輪區(qū)域競爭中,山東需要挖掘新的增長極的緊迫性。
而濟寧這個“新核心”給出的確定性,一大亮點就是新能源船舶制造業(yè)。
2022年10月蓋廠房,2023年10月試生產,2024年8月首批內河新能源智能商品船量產;今年6月扯起出海風帆,為世界航運巨頭法國達飛建造純電動力集裝箱運輸船。
濟寧能源投資50.3億元建設的全國首個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的競跑速度,展現的是新能源船舶制造這個新賽道的強大動能。
根據克拉克森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總計647艘3700萬總噸的新船訂單中,多達235艘2060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占比達到55.5%。
濟寧能源打造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正是抓住了這個產業(yè)重構的重大機會。這個制造基地集研發(fā)設計、智能制造于一體,能夠打造LNG、綠電、氫能等不同動力的新能源船舶,具備年造240艘、修100艘生產能力。
在濟寧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建設座談會上,濟寧能源發(fā)展集團董事長張廣宇透露,濟寧港航集團組建了京杭運河首支新能源船隊,逐步替代大運河上正在運行的4000余艘老舊柴油船舶,年內將下水100艘新能源船。濟寧港航將把“滴滴打車”的模式搬到內河航運,打造“滴滴打船”新模式,推動多式聯運高效化。
2024年8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交通運輸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補貼實施細則》,安排1480億專項資金支持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撬動新能源船舶制造這個萬億產業(yè)。
政策紅利期開啟,新能源賽道競爭激烈,摘取這個風口賽道的果實,需要“天賦型選手”。
造船脫離不了港航這個大盤。張廣宇說,濟寧擁有公鐵水空全要素綜合運輸體系,是全國28個內河主樞紐港、京杭運河6大重點建設港口之一,北煤南運、南貨北調的大型航運物資集散地。瓦日鐵路、新兗鐵路在濟寧與京杭運河交匯,形成了軸心位于濟寧,輻射一帶一路、 聯通長三角、珠三角和閩三角的“豐”字型物流大通道。
根據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數據,京杭大運河縱貫濟寧 210 公里,占大運河通航總里程24%、山東省的 80%。濟寧京杭運河船舶運力超過 700萬噸,位居運河沿線 14 個通航城市第一位。
各地爭先布局新興產業(yè),只有集中優(yōu)勢資源,讓“天賦型選手”變成“領頭羊” 沖鋒,才可能殺出一條血路。此次山東明確這種“一主四輔多點”的內河港口群布局,正體現了這種思路。
2020年,濟寧市依托濟寧能源組建濟寧港航集團。2024年,濟寧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 9600萬噸、連續(xù)三年保持 30%以上增長,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3.2 萬標箱、同比增長138.7%,連續(xù)三年翻番,2025年預計完成50萬TEU。在集裝箱物流體系上建設無人智能集裝箱碼頭,具備年百萬標箱能力。
從區(qū)位優(yōu)勢到發(fā)展港航產業(yè),到下場造船,新的增長飛輪正快速轉動。2024年,濟寧港航的煤炭、鋼材加工、新能源船舶和集裝箱制造、糧食倉儲加工等臨港產業(yè)突破千億。投用融匯數易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2024年貿易營收突破800億元,2025年將突破1000億元。聚集在濟寧的新的產業(yè)漩渦,造船吸引了寧德時代,倉儲物流吸引了中集等行業(yè)一線資源加入。
2025年2月,濟寧這個北方內陸城市入選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2.全球第一集裝箱大港深挖新增量,北方“新勢力”崛起已成定局
此次山東最新版現代水運體系頂層設計中,要推動濟寧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構建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的橋頭堡。
這個新的城市定位,指向城市競爭格局又一次變化,撬動這個格局變化的一大變量,就是國內交通運輸格局的深度調整。
在4日的座談會上,上港集團長三角多式聯運(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提供了一組數據——
202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5100萬標箱,其中內河喂給箱量達184萬標箱。2022年至202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421萬標箱,內河吞吐量貢獻178萬標箱,占到新增量的42%。
這組數據顯示,內河多式聯運正在成為上海港的增長新動力。全球第一集裝箱大港的行業(yè)地位,集中放大了內河航運的價值。陳偉透露,內河集疏運模式可以使蕪湖、合肥、無錫、蘇州,多工廠全年出貨成本平均節(jié)省30%-40%。
全球第一集裝箱大港的新增長是一場雙向奔赴。中國港口協會代表、上海組合港管委辦原主任徐國毅在座談會上說,北方地區(qū)特別是以京杭運河為骨干的北方內河水網,擁有廣闊的市場腹地和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對于上海港來說,維持全球No.1的地位,就要對北方地區(qū)這個廣闊市場腹地深耕,挖掘新增量。對于北方城市來說,加入全球經濟大循環(huán)格局,就要尋求通往上海港的最便捷、成本最低的出海通道,京杭大運河這個縱貫南北的內河航道價值凸顯。
北方“新勢力”的崛起已成定局,誰來占位?
行業(yè)數據顯示,多式聯運能提高運輸效率30%,減少貨損貨差10%,降低運輸成本20%。2022年11月,濟寧港航的“瓦日鐵路-京杭運河-長江黃金水道-東南沿海”大通道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與此同時,梁山港、龍拱港、順達港成為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園區(qū),新能源船舶項目成為國家重大產業(yè)戰(zhàn)略備份基地項目。濟寧港航的這些項目能夠進入國家項目清單,不光是能夠獲得國家政策幫扶,更重要是獲得了國家戰(zhàn)略的“背書”。
上海海事大學原校長黃有方在座談會上說,北方內河航運中心這個目標,是占在一個更高格局上,跳出濟寧看北方、看東北亞、服務國家戰(zhàn)略。
目前,濟寧港通達上海、武漢、長沙、重慶等50多個港口,覆蓋全國20個省份150多個城市,貨物品種達到60多種,集裝箱航線29條,國際物流拓展至越南,泰國、德國、美國、墨西哥、南非、印度、迪拜、加拿大、中亞五國、俄羅斯、印尼、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19個國家。
2024年,濟寧港口吞吐量達9666萬噸、43萬標箱,分別位居江北6市第一、第二。今年上半年,濟寧港完成吞吐量5575萬噸、水路貨運周轉量153.2億噸公里,分別同比增長10.4%、6.1%,穩(wěn)居全省內河首位。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0.9萬標箱、同比增長20.1%。在山東、河南、河北、松花江流域的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處于領先地位。
這種競跑速度,體現了新的物流大通道的活力。
4日的座談會上,張廣宇給出了濟寧港航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的時間表:202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100萬標箱,港航業(yè)產值突破1600億元,2030年全面建成,在關鍵指標上,港口貨物吞吐量要達到2億噸、150萬標箱,港航業(yè)產值突破2200億元。
這意味著,要加冕北方內河航運中心,5年之內,濟寧港航的貨物吞吐量比2025年翻1倍,集裝箱吞吐量翻兩倍。
目前,全國內河億噸大港有19個,蘇州港年吞吐量達5.9億噸,規(guī)模可觀。濟寧港憑什么?
3.濟寧港航劍指長三角
徐國毅說,相較于長江、珠江等黃金水道,北方內河航運在航道網絡化、船舶標準化、港口現代化、聯運一體化等方面還有不小提升空間。如何突破瓶頸、補短板,將濟寧這樣的核心樞紐打造成具有強大輻射力和競爭力的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正是本次研討會亟待探討的核心命題。這不僅是山東或某個城市的目標,更是促進北方地區(q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戰(zhàn)略需求。
黃有方說,濟寧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是北方地區(qū)、內陸城市要解決發(fā)展不平衡的現實需求。
目前,濟寧港航的高等級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5000 噸級輪船、萬噸級船隊直達長江。在這次座談會上,濟寧港航展示了其集裝箱貨物通達城市——
長江沿岸:太倉、南通、常熟、張家港、常州、鎮(zhèn)江、揚州、南京、蕪湖、合肥、南昌、武漢、岳陽、長沙、宜昌、重慶等,
蘇南地區(qū):無錫、蘇州、嘉興、湖州、德清、紹興、杭州、金華、建德等。
豫蘇皖地區(qū):徐州、宿遷、淮安、蚌埠、合肥、淮南、阜周口等。
沿海地區(qū):天津、營口、唐山、大連、寧波、臺州、溫州、寧德、福州、泉州、廈門、潮州、深圳、廣州、珠海、南寧、海口、洋浦等。
從這個物流方向可以看出,濟寧港航的“作戰(zhàn)版圖”幾乎囊括了長江流域及沿海最具活力的城市,重點則在長三角城市群。
2024年,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總量達到33萬億元,這個經濟規(guī)模已超過日本,接近德國,相當于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經濟總量。長三角地區(qū)水運發(fā)達,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zhàn)略深入,這個中國最具發(fā)展動力經濟體的強大勢能,正通過京杭大運河這個廊道不斷滲透,帶動北方地區(qū)發(fā)展。
徐國毅在會上透露了以下數據,凸顯了內河航運的價值和權重:2024年全國內河貨運量達49.53億噸,占水路運輸總量50.5%。京杭運河年貨運量超9億噸,成本僅為鐵路的1/2、公路的1/5,優(yōu)勢明顯。長江經濟帶集中了全國30%鋼鐵、40%火電產業(yè),80%原材料依賴內河運輸。
內河航運作為低成本、大規(guī)模的運輸方式,正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經濟循環(huán)。京杭運河是聯通中國南北經濟的大通道,同時連接了山東半島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連接了長江經濟帶,濟寧這個“新核心”就這樣走向了高質量發(fā)展下國家經濟的“主航道”。
新的大規(guī)模經濟循環(huán)體系正沖破行政阻礙,實現協同發(fā)展。目前,濟寧港已與上港集團、湖北港口集團、江蘇港口集團等開展業(yè)務、股權合作,實現聯動;通過組建港口聯盟提高整體競爭力,比如濟寧-太倉合作降低空駛率40%。
隨著平陸運河開挖,跨省運河浙贛粵運河、湘桂運河等規(guī)劃的推進,我國將迎來新運河時代。徐國毅說,國家層面年投資800億攻堅航道短板,將其納入交通強國試點。內河港口擴容帶動就業(yè)和經濟增長效果明顯,如周口港帶動就業(yè)2萬人。
新的戰(zhàn)略機遇期,山東正在打造通江達海的現代水運體系,加緊扶植新的增長極。濟寧正站在“棋眼”位置,在“北方內河航運中心”這個新的城市坐標系上,鏈接黃三角、長三角、珠三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