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8-09 13:18:08
原標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 | 聚大洋:探秘海洋,打造多彩“海藻王國”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 | 聚大洋:探秘海洋,打造多彩“海藻王國”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深耕海藻膠和海藻藥用膠囊兩大產業,完成終端產品從工業級到食品級再到醫藥級的“三級跳”
聚大洋:探秘海洋,打造多彩“海藻王國”
海洋科普展示中心內,各種形態的海藻植株和標本,與種類繁多的海藻制品陳列有致,展示出海藻的多樣化用途。其中最顯眼的,則是五顏六色的空心膠囊。
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是當下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性產品。公司成立于2000年,一直專注于在海藻身上挖掘產品創新,不斷做優專業、做強主業、做大產業,已經發展成為集海藻綜合加工、高值化利用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式海洋生物醫藥跨國企業。
目前,聚大洋所涵蓋的領域涉及現代海洋漁業、現代海洋制造業及現代海洋服務業,形成了“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我們通過不斷提升專業性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完成了海藻終端產品從工業級到食品級再到醫藥級的‘三級跳’。未來,將抓緊海藻膠和海藻藥用膠囊兩個拳頭產業,爭創專業性強、時代感強、國際化強的世界一流海洋生物醫藥跨國企業。”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仕鵬表示。
打造海藻膠囊產業化基地
青島聚大洋海藻多糖植物膠囊生產區內,一個個膠囊在模具上成型后,迅速被工人們分揀、裝袋,整個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生產線一片繁忙。
從以海藻為主要原料生產褐藻膠、卡拉膠、瓊膠,把工業膠賣到國際市場,到以食品級褐藻膠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聚大洋與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合作研發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是其進軍生物醫藥、康養保健的起始。2021年,聚大洋成立青島盛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打造世界一流海藻膠囊產業化基地。
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在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生產線上忙碌。王凱攝
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行政事務部主任、青島盛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總監王勇介紹,相比提取自動物的明膠膠囊,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提取自海藻,沒有農殘、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對人體更加安全健康,對素食主義者也更加友好。同時,這種膠囊干燥失重小,更加方便運輸和儲存,裝藥后藥物穩定性也更好,因此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
聚大洋的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目前90%左右用于出口,主營市場歐洲和北美地區的份額超過60%。今年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公司也適時調整戰略,將中東及北非地區列為重點市場。“中東及北非市場,在我們業內被認為是一塊處女地。雖然發展相對緩慢,只占據10%左右市場份額,但近幾年展現出很高的成長性。”王勇表示,預計2026年銷售市場可能會達到一個平衡狀態,中東和北非地區的銷量會越來越高。
“公司生產的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可以根據客戶裝藥量不同等需求,提供從30號到5號等大小不一的型號,也可以根據客戶要求提供有色、印字等定制服務。”王勇說。近年來,聚大洋的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產能不斷爬坡,今年已經超過100億粒。
而按照企業計劃,生產線將建到上百條,年生產規模達到800億粒。“按照一粒膠囊的長度2厘米來計算,800億粒膠囊首尾相接,可以繞地球40多圈。”展廳講解員的介紹,昭示著聚大洋的雄心。
構建“一條龍”式發展模式
在穩定海藻綜合加工主業的基礎上,近年來聚大洋不斷提升產品的高值化應用,在海藻寡糖、海藻纖維等多方面實現突破。公司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海藻工業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級海藻綜合加工技術中心、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基地、首家國家海藻綜合加工園區等多個“國字號”榮譽。
用吳仕鵬的話來說,現在的聚大洋,形成了向上游延伸打造國內外原料基地和國家級海洋牧場的“龍頭”,褐藻膠、卡拉膠、瓊膠海藻綜合加工和高值化利用的“龍身”,向下游延伸打造海藻動植物營養素和保健美食的“龍尾”,構建了“一條龍”式的發展模式。產業規模上,則建成工業園、科技園,全資并購澳大利亞海藻公司,形成了原料保障基地和靈山灣國家海洋牧場基地的“兩園兩基地”,正在展開全球布局。
當前,聚大洋正聚焦“一六三”體系的規劃建設目標持續發力。
“一”是“一棵大樹”,即發展海藻綜合加工主業。聚大洋將通過褐藻、紅藻綜合加工,實現褐藻膠年產6000噸、紅藻膠(卡拉膠、瓊膠)年產6000噸,保持世界首家海藻綜合加工能力最強的企業優勢。
“六”是“六朵金花”,在海藻綜合加工的基礎上,通過三大膠產品的高值化應用、醫藥升級、綜合利用,在主業這棵大樹上開出“六朵金花”。年產800億粒的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項目、年產2000噸的國際海藻寡糖產業化制備中心項目、年產1000噸的海藻纖維項目、年產20000噸的海藻保健食品項目、年產10000噸的海藻動物營養素項目及年產5000噸的海藻植物營養素項目,將助力聚大洋打造更加完善的海藻綜合加工全產業鏈。
“三”是“三大動力”。通過海洋生物醫藥科技園區項目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和國外原料基地建設、聚大洋商學院文化陣地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動力、海洋動力和文化動力。
其中,青島國際海洋寡糖制備中心項目由聚大洋集團、青島海洋生物研究院等共同建設,推進管華詩院士團隊30年潛心研究的海洋寡糖成果實現產業化。項目建成后,將把褐藻膠、卡拉膠、瓊膠三大海藻膠初級產品由每噸售價10萬元,提升到每噸售價200萬元,實現海藻高值化應用質的飛躍。
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現代海洋行業領軍10強、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一個個榮譽,是對聚大洋“死磕”一株海藻的肯定和認可。而在大健康、高端海洋食品和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方面,聚大洋正擺開架勢,列隊急行,努力打造一個更加多彩的“海藻王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