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5-08-18 18:32:08
原標題:濟寧“港產城”融合能級躍升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濟寧“港產城”融合能級躍升
來源:經濟導報
今年上半年,濟寧以京杭大運河為軸,以港口為支點,以產業為引擎,在港產城融合發展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隨著《山東省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2025—2035年)》明確濟寧港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核心,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濟寧港航融合發展的藍圖更趨清晰。
綠色船舶需求增大
在鄒城白馬河畔的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車間里,工業機器人的嗡鳴與激光切割的弧光交織成韻,標準化模塊分解、分段式建造工藝讓船體、涂裝、舾裝實現一體化、批量化作業,使得造船周期壓縮至3個月,材料利用率提升15%。
作為港產城融合的重要產業支點,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的半年成績單亮眼奪目。“今年訂單已排滿,上半年訂單量是往年同期的三倍。”該公司工作人員的話語里透著底氣。這份底氣,源于技術創新的硬核支撐——首創船型實現新能源動力、低阻力等4項突破,船阻降低6%,節能3%,自重降低5%,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純電動力船舶則實現零污染、零排放。
京杭運河山東段新能源船舶免費過閘的利好政策以及國家補貼,也為新能源船舶的推廣應用注入強勁動力,有效激活了內河綠色航運需求。目前,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已形成2000—5000噸級內河新能源船舶批量化建造能力,累計簽約船舶訂單168艘,開工建造新能源船舶90艘,成為區域船舶制造市場復蘇的“主引擎”。
截至6月底,濟寧市在建船舶102艘,同比增加38艘、環比增加4艘,船舶建造市場止跌回穩態勢明顯。其中,在建新能源船舶86艘,占全市在建船舶的84%。
港航能級聚勢躍升
從順達港碼頭改造工程竣工驗收,到梁山港貨3線提前投入運營,再到龍拱港集裝箱堆場納入中歐班列共享堆場,一系列關鍵節點的突破,勾勒出濟寧港航能級聚勢躍升的清晰軌跡,更讓這座城市的物流通道在內外聯動中持續拓展延伸。
“全市航道通航里程突破650公里,穩居全省內河首位。”濟寧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航道事務部部長李先鋒介紹,作為全國內河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示范港,龍拱港上半年吞吐量14.65萬標箱,韓莊港1-4#泊位工程通過交工驗收,全市港口吞吐能力可突破1億噸。
通道的突破不止于水路。“梁山、龍拱、順達3條鐵路線入選國家‘一港一策’集裝箱鐵水聯運重點項目。”濟寧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水運服務部負責人周志華介紹,上半年濟寧新開通龍拱—南京龍潭等3條內河集裝箱航線,累計達29條。并開辟濟寧至青島、內蒙古至濟寧、德州至徐州等多式聯運新通道,龍拱港堆場納入中歐班列集裝箱共享堆場,“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日趨完善。
在大宗貿易補鏈強鏈的賽道上,濟寧港航通過舉行推介會精準開拓內外貿貨源,成功開拓中歐班列下水業務124大柜,龍拱港—黃島港外貿班列與中遠海、馬士基等外貿船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也為腹地內貨物出海打通新通道。加大港港聯動、敲門串鏈力度的同時,濟寧新延伸10余條業務鏈條。成功開拓東南亞及南美大蒜出口、化肥出口等國際業務,直接進出口業務已覆蓋澳大利亞、巴西等十余個國家,海關直接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3.51%。
“港產城”深度融合
濟寧港航的發展,遠非孤立的港口運營,而是“港產城”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依托京杭運河黃金水道,濟寧以七大港口作業區為支點,差異化建設“七大百億臨港園區”,構建核心港產融合區,強力輻射帶動腹地產業協同發展。
“臨港煤鋼物流園營收突破100億元,吸引58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正加速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濟寧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呂成標介紹,以梁山港煤鋼物流園區為例,作為七大百億臨港園區的重要一環,建設梁山港23個2000噸級泊位、鐵路專用線等配套工程,并布局金屬材料公司鋼鐵物流加工基地、山東曙岳產業園區等港航裝備制造項目,重點培育煤炭物流、鋼材物流、港航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讓港口功能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魚城港萊賽爾纖維物流園區則聚焦新材料賽道,走出了特色化港產融合之路。園區分兩期建設4條世界單線體量最大的15萬噸萊賽爾纖維生產線,配套建設魚城西碼頭(萊賽爾碼頭)。項目達產后,將成為國內產能最大的萊賽爾新材料生產基地,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20億元,帶動“萊賽爾纖維—紡織—高檔面料—服裝和生活應用產品”全產業鏈發展。
依托沿運河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以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為中心,以梁山、主城、微山等航運物流要素集聚區為支撐,濟寧將加快建設商貿物流中心、多式聯運中心、臨港產業集群中心、航運服務創新中心、綠色船舶制造中心“五大中心”,構建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的橋頭堡。 (高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