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建設美麗山東|從氧吧到網紅打卡地蝶變 看蒙陰小村莊“生態致富經”

來源:閃電新聞

作者:耿琰

2025-08-11 21:28:08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9日訊 在蒙山深處的蒙陰縣,有個藏在綠水青山里的村莊——百花峪。這里曾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峽谷村落,如今卻成了年接待25萬人次的 “網紅打卡地”。從昔日的閑置農房、廢棄欄舍,到如今的民宿集群、寫生基地,百花峪的蝶變,正是蒙陰縣用實踐書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

生態打底,讓綠水青山 “靚” 起來

“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涼風冬有雪”。作為蒙陰縣海拔最高的村莊,這里坐擁131種喬木、400余種草木,15種動物與20余種鳥類在此棲息,堪稱“天然動植物園”。清冽的弱堿性山泉水順著山谷流淌,盛夏時節的溪流成了天然“納涼谷”,森林氧吧的清新空氣更是城里人向往的 “奢侈品”。

但好生態不是天生的“聚寶盆”。幾年前,村里道路擁擠、設備老化,成片的豬欄羊欄和柴堆石堆讓游客皺眉。轉機始于“百千工程”的推進:村里投入1000多萬元,新鋪3.5公里瀝青路,硬化2600余平方米路面;新建2處觀景平臺、700余米景觀墻,栽下7000余平方米花草苗木;5處停車場、127個停車位解決了“停車難”,標準化公廁讓衛生環境提檔升級。村民李瑞常騰出的廢棄欄舍,如今成了能辦燒烤晚宴、文化活動的百花劇場,老人逢人就夸:“這工程既美了村子,又暖了人心。”

業態創新,讓生態價值 “活” 起來

“光有好風景不夠,得讓游客來了能玩、能住、能消費。” 這是百花峪村黨支部書記陳長田常掛在嘴邊的話。村里找準“生態+文旅” 的路子,把閑置資源變成“搖錢樹”。

沂蒙書舍是個典型例子。當地盤活2處閑置宅基地,打造出帶共享書吧的高端民宿,百年栗樹、觀山露臺成了網紅打卡點。而由客商閆強打造的花溪小院更絕:借鑒湖州庭院經濟經驗,把鄉村書房、手工體驗、咖啡茶吧搬進閑置庭院,“五一”試營業就成爆款,“十一”期間日均客流1400人,還為周邊民宿代訂客房100多間,帶動餐飲結算7萬多元。

寫生經濟更成了“特色牌”。因此處山峰“險秀兼具”,每年有260多批次、1.4萬名學生來此寫生。村里成立合作社,為師生協調住宿、收取每人5元服務費,僅此一項就為村集體增收7萬多元。老人們當起“模特”,半天能掙80元;婦女們經培訓成了民宿管家、咖啡師,人均年增收3萬多元,生態資源正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益。

共富共享,讓發展成果“沉”下去

在百花峪,生態紅利不是少數人的“蛋糕”,而是全村人的“盛宴”。花溪小院負責場景打造和宣傳,農家樂提供餐飲,民宿提供住宿,分工明確的服務鏈條讓游客“引得來、留得住”。核桃小院的主人擺攤賣自家核桃、山菇,百花釀蜜坊讓游客體驗割蜜、做蜂蜜香皂,農戶僅此一項年收入超4萬元。

村集體也嘗到了甜頭:8套閑置民房流轉后改造出租,年增收15萬元;原鄉鋪子展銷100多種農特產品,快遞能直接寄到家。如今,百花峪村集體年收入達32萬元,戶均收入超11萬元,昔日的山區村成了“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從“布袋峪”到“百花峪”,名字的變遷蘊藏著發展理念的升級。蒙陰縣用百花峪的實踐證明:守護好綠水青山,才能收獲金山銀山;讓生態優勢變成產業優勢,才能讓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這方山水里的“生態密碼”,正成為更多鄉村踐行“兩山”理論的參考樣本。

閃電新聞記者 耿琰  報道

[責任編輯:耿琰 崔珍珍 陳志富 楊本敬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