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2日訊 近日,濟南歷下公安成功偵破一起冒充親屬索要賠償的電信詐騙案件,民警憑借快速響應、精準布控與果斷抓捕,不僅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還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用實際行動守護了群眾的“錢袋子”。
當天,濟南的劉阿姨(87歲)報警稱,有人模仿她孫子的聲音,撥打家中座機電話,稱自己打傷同學急需賠償醫療費,已騙取現金20萬元,對方還稱當天下午還要來取30萬元。
接警后,民警一邊耐心安撫老人情緒,一邊立即展開工作,詳細詢問了詐騙人員的通話細節、取錢特征等關鍵信息;同時迅速根據線索進行調查,并在老人家附近布控蹲守。
在濟南某路口,民警發現一可疑人員出現,疑似準備到老人家中取款,于是果斷行動,迅速將犯罪嫌疑人華某控制。與此同時,另一路民警將乘坐出租車趕來接應的犯罪嫌疑人范某當場抓獲,兩路抓捕過程用時不足30分鐘。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范某與華某是朋友,范某一心想賺快錢,通過某APP結識了上線,隨后拉上華某入伙。二人按照上線的指令,從云南專程飛到濟南實施詐騙。其中,范某冒充受害人孫子實施電話詐騙,華某則偽裝成傷者家屬當面取款,形成“線上語音欺詐+線下身份偽裝”的雙重騙局。經查,華某非法獲利1萬余元,范某非法獲利近8000元。
民警經過深挖線索,為老人追回部分損失。目前,二人已被依法處理,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此類“冒充親屬”詐騙,騙子通常利用老年人對晚輩的關心和擔憂,編造緊急事件索要錢財,具有較強的迷惑性,老年人容易受騙。同時,此類詐騙呈現技術化、精準化趨勢。
當前,AI語音欺詐已成為新手段,騙子利用長輩對晚輩的關心,騙子利用AI變聲、語音合成技術模仿親人聲音,迷惑性極強。詐騙人員往往雙線配合制造恐慌,線上虛構緊急事件,線下安排人員冒充關聯角色到家中或樓下取款,切斷受害人核實渠道。一旦發現被騙,保留好相關證據,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以便民警及時展開偵查,挽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