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5-23 08:56:05
原標題:探索構建“學·思·省”“問學”課堂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探索構建“學·思·省”“問學”課堂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壽光市圣城中學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3個校區、在校學生7700余人。近20年來,學校基于問題意識,探索構建了“學·思·省”“問學”課堂模式,使教與學方式發生了改變,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活力,教學效益大幅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大學問’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在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思維創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獲得一等獎,項目主持人出版教育專著《追尋陽光自主教育的智點》。
堅持問題意識,找準癥結,對癥下藥
學校針對“越高年級的學生越不敢提問”“能問的學生不會提問”等問題,對七年級兩個班共86人和八年級兩個班共90人做了一個有關問題意識的調查,結果顯示,七年級、八年級喜歡提問的學生占比分別為22%、15%,不愿提問、不敢提問的學生占比分別為45%、46%,認為自己沒有問題的學生占比分別為21%、19%,沒機會提問以及存在其他情況的學生占比分別為12%、20%。通過此次調查,學校了解到學生不想提問、不敢提問、不能提問的原因主要是存在依賴心理、畏懼心理、唯師是從心理。學校針對20名骨干教師開展關于學生問題意識的訪談,發現影響課堂質量的“不會想、不會看、不會問、不會聽、不會說”的“五不”問題較為突出。
基于此,學校于2006年在集思廣益、多方考察、謹慎求證的前提下,開啟了問題導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于2013年開始了“聚焦問案導學”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研究;于2019年提出了聚焦“學程”的“‘問學’活課堂”研究;于2021年整合提出了聚焦“學·思·省”3個維度的學教評一致性“問學”課堂模式并進行了研究與實踐。
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深入實施“問學”課堂模式策略
學校基于學教評一致性“問學”課堂模式,堅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堅持教師主導作用,集傳統與改革之長,利用實驗班開展研究,推出可復制、易推廣的“問學”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實施策略可概括為“三環三元十八式”:“三環”是指課堂由“學問”“思問”“省問”3個環節構成;“三元”是指每個環節包括3種學習元素,環節一的元素包括“學、習、問”,環節二的元素包括“思、辨、問”,環節三的元素包括“行、省、問”;“十八式”是指學校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個性特質,對每個環節的3種元素進行應時應景的排列組合,隨機組合形成18種變式,從而生成可供教師選擇的個性化教學方式。
課堂流程有“學問”“思問”“省問”3個環節。“學問”依托學(獨立學習)、習(嘗試練習)、問(提出疑惑),引導學生進行初級學習,強化基礎;“思問”通過思(獨立思考、釋疑解惑)、辨(辨析論說、辯論討論)、問(生成問題、問難攻堅),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破解重點難點;“省問”通過行(綜合訓練、時中而行、生活而行)、省(反思構建、多元化評價)、問(師生問答、一問到底),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學習,實現全面提升。“問學”課堂模式針對部分學生不想學、不會學、學不會三大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問”“思問”“省問”三環節,采用多元評價幫助學生實現“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
該課堂模式包含5個要素,即“道、術、器、志、義”。“道”是根本原則,“術”是基本理念,“器”是操作系統,“志”是終極目標,“義”是緣起背景。通過5個要素,做到了6個解決:一是解決學生難以主動學的問題,使學生勇于提問;二是解決學生難以有效學的問題,聚焦核心問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三是解決學生難以持續學的問題,使學生學會追問;四是解決學生難以深度學的問題,建構問題系統,使學生愿意深度學習;五是解決學生不會互動學的問題,引導學生合作解決問題;六是解決學生難以終身學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規劃設計。
堅持創新探索,推進“問學”課堂模式開花結果
2006年至今,學校聚焦學會“問問題”,先后開展了問題導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研究、問題導向六步教學法研究、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研究、基于學教評一致性“問學”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提升行動,有力促進了“問學”課堂模式向縱深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教師獲得了成長。項目組的3名教師在近3年的項目研究中共講授市、縣級公開課5節,發表文章8篇,省、市級課題結題2項,獲得濰坊市中小學教師優秀教學方法二等獎、濰坊市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二是學生學會了學習。項目研究抓住了當前課堂改革的原點,學教評一致性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正向的“學習—思考—輸出—學習”閉環,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生變得更加敢說、會問、會思考、會學習,學校連續10年被評為壽光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滿意度連續5年保持在較高水平,被評為濰坊市教育惠民服務 工作先進單位。
三是課堂更加高效。“三環三元十八式”是“問學”課堂模式較為突出的創新點,課堂上3個環節層層遞進,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能解決的問題不求人,學生合作學習能解決的問題不問師,不僅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質量也在“質疑—釋疑—再質疑—再釋疑”的反復中實現螺旋式提升。
四是產生了輻射帶動作用。“問學”課堂模式的輻射帶動作用初步顯現,學校與壽光市鳳華初級中學、壽光市世紀初級中學組成“問學”課堂模式研究聯盟,先后到山東省內30所學校進行“問學”課堂模式的推介和實踐指導,改革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學校和師生。
未來,山東省壽光市圣城中學將懷揣讓學生“學會提問”的樸素教育追求,大力推進“問學”課堂模式的探究與實踐,聚焦“問學”課堂的完善和推廣,努力構建“能學習,會學習,好學習,學得好”的課堂生態,傾力打造高質量育人的課堂樣本。
(朱榮光 商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