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3日訊 今日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在第4版刊文《在濟南遇見“三明醫改”》。文中稱,三明醫改經驗持續在全國范圍推廣,并越來越注重因地制宜。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促進醫療資源和服務下沉、開展慢性病健康管理……常用于三明醫改經驗的描述,在千里之外的濟南也有了具象化、本地化的延伸。
以下是報道全文↓
“都知道慢性病要‘管’,但如果病人不信任基層醫院,大醫院又忙不過來,怎么辦?”
5月下旬,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調研來到山東,記者把問題拋給濟南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蘇國海。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居民生活方式變化,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慢性病防護網要是能織早、織牢,將給更多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健康獲得感,也會進一步降低全社會的疾病負擔。
蘇國海干了一輩子醫生,在他看來,要織好這張“網”,關鍵是把三明醫改的好經驗推廣落地。
以本醫院的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為例,蘇國海介紹,他們探索把人身上與血管相關的疾病“打包管理”,實現社區篩查、分層管理、及時轉診,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三級甲等醫院水平的家庭醫生”服務。
這是什么樣的服務呢?在這里,記者見到來復查的86歲的李奶奶。1個月前,李奶奶雙腿走不動路,膝蓋往下腫得一摁一個窩兒。“我有高血壓,又有糖尿病,到醫院看病得跑好幾個科室,耽誤孩子時間還勞心費神,干脆就在家忍著?!?/p>
家里人把李奶奶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醫生把各項檢查結果通過系統上傳,分析顯示為泛血管疾病高?;颊撸瑵鲜兄行尼t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就為她開通綠色通道,直接辦理了住院。
經過5天治療,李奶奶雙下肢水腫消退,心臟、腎臟多項指標好轉,順利出院。“今天醫生告訴我,下次復查直接去社區就行,系統里都能看到我的情況?!?/p>
“大醫院就要帶著基層醫院干?!碧K國海說,“病人信任,因為這是三甲醫院定的醫療方案;愿意去社區醫院,因為方便、報銷比例高?!?/p>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促進醫療資源和服務下沉、開展慢性病健康管理……常用于三明醫改經驗的描述,在千里之外的濟南也有了具象化、本地化的延伸。
為我國深化醫改蹚出路子之后,三明醫改經驗持續在全國范圍推廣,并越來越注重因地制宜。
2025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重點之一,就是以地市為單位全面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近一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多地開展調研,舉行“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新聞發布會,希望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推動醫改舉措在全國加快落地見效。
記者穿行在醫院門診大樓,眼之所及,診位布局科學,儀器設備先進,醫護人員步履匆匆卻秩序井然。
陽光均勻地灑在大廳里,蘇國海說起一個醫生的冀望:“讓每個慢性病患者都有人管、管得好,真正將防治前移,織就居民健康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