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5-06-11 10:43:06
原標題:山東蘭陵檢察探索行刑反向銜接新路徑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山東蘭陵檢察探索行刑反向銜接新路徑
來源:法治日報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人民檢察院立足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聚焦辦案質量、辦案效率和辦案效果,積極探索行刑反向銜接工作新路徑,推動行刑反向銜接從“接得住”向“接得好”轉變。
蘭陵縣檢察院建立行刑反向銜接“雙軌制”辦案模式,從實體判斷、文書制作、程序分流三個方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由行政檢察部門根據刑事檢察部門移送的卷宗材料,初步區分簡案和繁案,再進行程序分流,做到“有詳有略、繁簡有度”,進一步減少案件移送流轉環節,大幅縮短案件辦理周期。審查簡案時,使用表格式、要素式審查終結報告,僅需根據罪名選擇對應的制式表格進行勾選,減少文書制作時間,有效提高辦案效率。繁案則轉入普通程序辦理,重點分析焦點和爭議性問題,通過聽取刑事檢察部門承辦檢察官意見、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等方式,集體研判作出決定,切實做到“繁案精辦”。
該院依托府檢聯動工作機制,與行政執法部門加強信息互通、協作聯動,實現行刑有序銜接。在審查行刑反向銜接案件過程中,遇到處罰機關不明確或性質難以認定、法律適用不統一等疑難復雜問題時,通過座談磋商、個案研究等方式,與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溝通交流,做到“法律共研、爭議共商”,確保行政檢察意見準確、行政處罰得當,以高質效辦案維護公平正義。截至目前,已就4個領域16起案件與相關職能部門會商會談18次。
蘭陵縣檢察院以精準監督為導向,嚴格把握“可處罰性”原則,堅持“處罰法定、過罰相當”,對事實證據進行全面回溯,聚焦被不起訴人的行為性質、主觀惡性、危害后果及悔罪表現等核心要素,著重研判違法行為頻次、動機目的、危害后果等關鍵因素,以系統思維綜合考量全案作出決定,努力實現檢察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在辦理一起盜竊行刑反向銜接案件時,因該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刑事檢察部門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并移送行政檢察部門。審查在案證據時,行政檢察部門查明其中有一起盜竊事實可以認定進行行政處罰,且被不起訴人有多次犯罪前科。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此種情況除需處以行政拘留外還需并處罰款,遂綜合考量以上情形,向公安機關提出檢察意見。
在辦理一起非法占用農用地行刑反向銜接案件時,行政檢察部門經實地調查,查明被不起訴人確實存在毀壞土地的行為,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經核實,被不起訴人是初次違法,且主觀過錯程度較輕,造成的危害后果輕微,并已及時補植復綠消除違法后果。考慮到案件涉及農業生產經營,為促進農村產業可持續發展,檢察官秉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依法作出不再建議行政處罰的決定。因其精準的法律適用和良好的社會效果,該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行刑反向銜接典型案例。
劉娟 密夫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