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6-17 11:02:06
原標題:人工智能心理產品亟待破解倫理與安全問題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人工智能心理產品亟待破解倫理與安全問題
來源:健康報
近日,“人工智能心理產品倫理與安全研討會暨橫琴倡議發布會”在廣東省珠海市橫琴舉行。會議通過了《人工智能心理產品倫理與安全橫琴倡議書》,與會專家交流并確立了成立“人工智能心理產品產業聯盟”的計劃和發展規劃,并圍繞人工智能心理產品的倫理規約、法律規章、安全防范、行業自律、未來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人工智能心理產品倫理與安全橫琴倡議書》為人工智能心理產品提出了多項核心原則:一是注重產品開發初期的安全與倫理設計;二是開展充分的產品倫理與安全測試;三是強化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倫理與安全監測與應急能力;四是組織產品安全與倫理理論與技術的深入研究;五是推動產品倫理與安全規范和標準的制定與發布;六是積極參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遵守。
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教授彭凱平指出,當前人工智能產品存在三大突出問題:騷擾泛濫、誘導消費陷阱及生物特征偽造。“當人工智能實施欺騙行為時,責任主體難以界定。”彭凱平強調,“我們呼吁產業關注人工智能產品倫理與安全問題,但法律層面的責任劃分仍需立法部門介入。”
澳門城市大學大健康學院教授孫沛發言提出,兒童青少年與老年人需在人工智能心理產品設計中獲得特殊保護,當前部分產品開發存在盲目套用模型現象,需重視并降低用戶隱私與行為依賴的潛在風險。
山東大學計算心理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無錫研究院人工智能心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斌祥提到,行業發展離不開政府、行業、社會的多重保障,要借助構建產業聯盟等方式,以開放心態推動技術標準化與倫理體系建設,打造安全可信、有溫度的人工智能心理產業生態。
本次會議由復旦大學無錫研究院人工智能心理學重點實驗室、澳門城市大學大健康學院共同主辦。
(張國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