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6-30 10:50:06
原標題:守護心臟健康“三高”都要管理好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守護心臟健康“三高”都要管理好
來源:健康報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李培慧
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統計,我國冠心病患者已超1100萬。冠心病的發病機理是心臟供血動脈被脂質斑塊堵塞,導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患者通過科學管理危險因素,可以延緩疾病進展、降低心肌梗死的風險。
造成冠心病的很多危險因素是可以通過人為干預來控制的,如血壓、血脂、血糖、肥胖、吸煙以及不良情緒等。
高血壓是冠心病的直接“推手”
血壓管理在冠心病預防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高血壓堪稱冠心病最直接的“推手”。長期處于高壓狀態的血流會持續沖擊血管內皮,這一過程會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臨床數據顯示,收縮壓每升高20毫米汞柱,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就會翻倍。目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血壓≥140/90毫米汞柱。如果想確診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壓,需要在非同日進行3次測量,而且不同日測量的血壓都要達到高血壓標準。同時,測量時還需要排除一些干擾因素,比如不要在情緒激動、運動后、憋尿、飲酒或飲用咖啡后測量。如果到醫院診室測量的血壓與家庭自測血壓差異較大,就需要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來進一步明確。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血壓控制目標因個體情況而異。普通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腎病的患者,血壓控制需要更嚴格,應低于130/80毫米汞柱。做好血壓管理,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對維護心血管健康意義重大。
關于血壓管理,限鹽和藥物選擇是關鍵。在限鹽方面,每日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克以內,大約一啤酒瓶蓋的量。同時要特別警惕生活中的隱形鹽,像醬油、豆瓣醬等醬料,咸菜、臘肉之類的腌制品,以及鹵味熟食等,含鹽量都比較高。另外,完全不吃鹽也是不行的,容易導致低鈉血癥,影響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藥物選擇上,不同風險程度的患者有不同的用藥原則。低危患者可先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調整1~3個月,如果血壓仍≥140/90毫米汞柱,再開始啟動藥物治療。高危患者如合并有糖尿病或腎病,只要血壓≥130/80毫米汞柱就要及時用藥。一旦開始服用降壓藥,就要規律用藥,保持血壓平穩。服藥后還應監測立位血壓,防止低血壓發生。
高血脂是脂質斑塊的主要成因
在血脂項目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常被稱作“壞膽固醇”,它是構成動脈斑塊的主要成分。研究顯示,LDL-C每降低1毫摩爾/升,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就會下降22%。不同情況的患者,LDL-C的控制目標也不同。普通患者應將其控制在<3.4毫摩爾/升;低危患者需<2.6毫摩爾/升;已經發生過心肌梗死或做過冠脈支架置入手術的患者,控制目標則更為嚴格,要<1.8毫摩爾/升。
控制血脂時,在飲食干預方面,患者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最好不超過30克,同時少吃動物內臟。蛋白質來源可以選擇瘦肉,如雞胸肉、豬里脊等。這些肉類不僅膽固醇含量相對較低,還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另外,魚類,尤其是深海魚,也是不錯的選擇。
藥物選擇上,他汀類降脂藥物需長期服用。如果服藥后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要及時去檢測肌酸激酶。若他汀類藥物的療效不夠理想,可以聯用依折麥布、PCSK9抑制劑或siRNA降脂藥物。
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風險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高血糖會通過產生糖基化終產物來損傷血管,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對于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明確目標:空腹血糖低于7.0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低于10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低于7%,老年患者的控制標準可適當放寬,但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發生。
血糖監測上,患者每周至少要測量2次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時要警惕夜間低血糖。飲食控制上,要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如每餐米飯100~150克,雜糧饅頭或全麥面包30~50克,面條(熟)0.5~1碗(最好選擇蕎麥面、雜糧面)。餐盤的搭配也有講究,蔬菜要占餐盤的1/2,蛋白質可選擇魚蝦、豆類等,水果每天在200克以內。進餐時要定時定量,這樣能防止血糖驟升驟降。進餐順序也很重要,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這樣更有助于餐后血糖保持平穩。
此外,預防冠心病還要戒煙及保持良好的情緒。煙草中的尼古丁可損傷血管內皮。戒煙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無論吸煙多久,戒煙都能帶來顯著的健康收益。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可使冠心病死亡率增加3倍。焦慮、抑郁等情緒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耗氧量,還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斑塊破裂,引發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改善生活方式可消除負面情緒,如規律運動,進行有氧運動(快走、游泳等)可減輕焦慮,促進內啡肽分泌,漸進式肌肉放松、瑜伽、音樂療法等也可舒緩情緒,保證7~8小時睡眠,改善情緒穩定性。若情緒無法改善,還可以進行心理干預,讓醫生來幫忙。
冠心病管理是一場“終身馬拉松”,研究表明,同時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戒煙并保持健康體重,可使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80%。記住,今天的每一個改變,都在為心臟積累“健康資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