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7-02 08:53:07
原標題:深化教學改革 點燃思維之光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深化教學改革 點燃思維之光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新建路小學是一所創辦于1926年、承載近百年教育文脈的老校,在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勇立潮頭,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近年來,學校以“聚焦思維·培養完整的人”為育人理念,將思維能力培養作為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依托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指向小學生成長型思維培育的學校育人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創新構建思維發展型課堂教學范式。在這里,課堂已超越傳統知識傳授的場域,成為思維火花迸發的智慧殿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思維發展的啟迪者與引領者。“思維培養”正成為撬動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戰略支點,為百年老校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思維課堂,從“教會知識”到“賦能思考”
走進新建路小學的課堂,一幅幅思維躍動的畫面令人耳目一新:語文課上,學生們用五彩斑斕的思維導圖解構文章脈絡;數學課堂,“問題鏈”引導下的思辨討論熱火朝天;體育課上,學生們用流程圖設計足球戰術配合。
“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培養會思考的人。”學校校長趙洪燕表示。自2015年起,學校就開啟了思維發展型課堂的實踐探索,創新構建了“五步教學法”:構建了思維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分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總結遷移”五個基本環節。強化課例研究,從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低階思維)—同伴交流展示預學情況(觸發思維)—問題驅動,討論交流質疑(碰撞思維)—教師點撥提升(深度思維)—學生拓學鞏固(延展思維)等方面摸索構建課堂教學流程,真正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靈動課堂。
思維發展型課堂注重營造積極氛圍。從上課之初,教師就以熱情洋溢的態度、親切和藹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溫暖和輕松。鼓勵合作交流,在“理解”與“建構”階段,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傾聽、相互分享、相互學習。課堂也包容錯誤,在“遷移”和“創造”時,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失敗和錯誤,幫助學生建立“錯誤是成長的機會和階梯”這一認知,從而培養他們敢于嘗試、不懼挑戰的探索精神。
以思維可視化工具為載體,學校開發三至五年級思維訓練課程,以八大思維圖示、思維導圖、概念圖等圖示為工具,形成直接思維課程。將思維可視化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深度整合,發展學生思維。學校每學期開展2次教師和學生思維導圖大賽,從問題情境、認知沖突、可視化思維工具運用、知識遷移等方面,構建融入式學科思維課程,實現思維教學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思維導圖和思維圖式的逐層遞進,以發射狀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思維。與此同時,學校抓住學科本質,圍繞兒童素養提升“1+1課程體系”,持續在語文+演講、數學+理財、體育+足球、道德與法治+影視、科學+小發明、美術+線描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
雙班主任制,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共進
如何讓教師團隊凝聚如炬,又讓每個孩子被充分關注?新建路小學以團隊的形式引導教師融入“思維發展型課堂模式”。學校推行“全員班主任制”。每個班級設立兩個班主任,形成雙班主任的模式。一名班主任著重跟蹤品德與班級文化建設,一名班主任統籌學業規劃,形成雙軌護航的教育合力?,實現管理全覆蓋。
在班級文化的具體建設中,雙班主任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班級文化的內涵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品德小明星”評選活動是“繁星班”的一項特色活動,教師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誠實、友善、勇敢等內容,制定了詳細的評選標準。每周,教師會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估,評選出本周的“品德小明星”,并在班會上進行表彰和獎勵。這一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還在班級中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品德教育。此外,雙班主任還注重班級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他們鼓勵學生參與班級文化的設計和創作,如制作班級手抄報、編寫班級口號等,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增強對班級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教師還不斷引入新的元素和理念,豐富班級文化的內涵,使班級文化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活力。
雙班主任制這種“1+1>2”的模式,不僅編織出更緊密的教育協作網,更讓教師們體會到“共育一棵樹”的成就感。正如一位青年教師所言:“雙班主任讓教育成為攜手同行的溫暖旅程。”
深耕十年,從課堂變革到育人生態重構
經過持續的深耕與堅持,思維課堂實踐積蓄出變革力量,探尋出獨樹一幟的教育發展之道。
自2015年啟動思維課堂探索以來,新建路小學的教育創新實踐已結出累累碩果:2017年“打造思維發展型課堂”獲市創新性工作提名獎。2021年,省級課題“小學生思維發展型課堂的實踐研究”被評定為優秀,順利結題。2022年,“小學思維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在淄博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等級評定中被評為一等成果。2023年,淄博市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雙線五層’思維發展型課堂的建構與實踐”成功立項,市規劃課題“基于后‘茶館式’教學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后‘茶館式’教學理念下小學高段學科‘腳手架’開發應用研究”結題;2024年1月,“小學思維發展型課堂建構的理論與實踐”獲得淄博市第九屆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比榮譽更珍貴的是師生的蛻變。教師團隊開發出195節精品課例,形成獨具特色的“靈動課堂”模式;學生們在省市各類思維競賽中屢獲佳績,更難得的是,他們開始習慣追問“為什么”,敢于說“我不同意”。2024年,在研究課堂的同時,學校開啟指向小學生成長型思維培育的學校育人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學校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起“三立三樂三能”(立信念、立志向、立品行,樂挑戰、樂合作、樂反思,能容錯、能擔責、能創新)的成長型思維培育價值范式,實現學校育人的進階發展。
“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裝滿水桶,而是點燃火焰。”在新建路小學,這句話得到了生動的詮釋。當課堂成為思維的訓練場,教師成為思維的擺渡人時,教育便能喚醒每個生命內在的思考力、創造力和生命力,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趙洪燕 能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