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07-11 09:42:07
原標題:百望山守望:猛禽遷徙有條“京藏高速”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百望山守望:猛禽遷徙有條“京藏高速”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看到了很多種猛禽,它們很大很美麗,是天空中的掠食者。”參觀完《鷹飛百望·萬物共生——百望山森林公園猛禽生態展》(以下簡稱“猛禽生態展”),還擔任了展覽“小小志愿者”的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小學三年級學生黃率齊,對猛禽如數家珍,“有的猛禽是珍稀動物,我們不能傷害它們”。
從5月1日開展以來,截至7月10日,北京市百望山森林公園舉辦的猛禽生態展,已吸引了21154人前來參觀,講解次數達144場。標本展示、多媒體呈現、科普講解、互動體驗……展覽生動展現了百望山地區猛禽遷徙奇觀及首都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向公眾傳遞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聲音。
猛禽在地球上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百望山森林公園為什么能看到多種猛禽?保護猛禽為什么重要?我們普通人又能做些什么?
“猛禽版京藏高速”
猛禽,被稱為鳥界“大熊貓”,可分為三大目:鷹形目、隼形目和鸮形目。它們是自然界中的頂級掠食者,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物種。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負責人鄧文洪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全世界猛禽種類繁多,中國有約99種,其中北京有52種。每年遷徙季節,都有數以萬計的猛禽從北京上空飛過。在這座繁華的大城市,為什么能看到這么多猛禽?
“因為北京西邊的百望山上空,有一條猛禽遷徙通道。”鄧文洪說。
猛禽大部分具有遷徙習性,春天從南方的越冬地飛到北方的繁殖地繁殖,秋天返回南方越冬。由于它們體型較大,需要借助山體間的上升氣流,為長途飛行助力。
百望山屬太行山余脈,植被豐盈,鳥類食物資源豐富。受日照、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在山谷間容易形成有利于猛禽飛行的上升氣流,形成了一條利于猛禽遷徙的重要通道。
監測顯示,猛禽過境高峰期單日最高觀測記錄達3700余只,被稱為“猛禽版京藏高速”。百望山正是這條“高速”上的“第一哨站”,許多過境猛禽在附近林間休憩。
“這里雖然是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但猛禽在公眾中的認知度還比較低,大家對與猛禽相關的生態知識也不是特別了解。”百望山森林公園管理處主任孫熙對記者說,為了深入挖掘百望山的生態文化內涵、普及生態知識,公園舉辦了猛禽生態展覽,希望讓更多人提升生態素養,保護猛禽,保護生態環境。
展覽中,一組猛禽標本組成的場景吸引大部分參觀者的目光。
自然之友野鳥會會長張鵬,是野鳥會“北京遷徙猛禽監測調查項目”的骨干成員。在帶領觀眾參觀展覽時,張鵬介紹,其中深色的猛禽,是北京遷徙猛禽中數量最多的鳳頭蜂鷹;人們常在城市里見到的一種猛禽是紅隼,還有一類是北京最常見的森林猛禽雀鷹。順著雀鷹標本的眼神看,兩只分別為白眉姬鹟和金翅雀的小鳥正在接受雀鷹的“死亡凝視”。
“展覽生動地將這些標本按照鳥類習性布置在這里,觀眾可以近距離地觀察這些標本,了解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特征。”張鵬說。
鄧文洪表示,猛禽在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人類的城市生態系統中,位于生態系統“能量金字塔”的頂部。一只猛禽可以通過能量循環和物質循環,自上而下地調控動物群落。它對生態系統中的動物群落成員,以及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能量循環、物質流動都起到重要作用。這種對生態系統的調控作用,賦予猛禽非常大的生態價值。
很多猛禽也給人類帶來幫助。例如,一只倉鸮一年可以抓1000只老鼠;禿鷲是生態系統的“清潔師”,是腐爛野生動物尸體的“清道夫”,能凈化生態系統。猛禽還可以降低生態系統中其他物種的密度,助力生態系統的健康運轉。
然而,盡管猛禽分布的范圍挺廣,但種群數量特別少。“猛禽并不像我們常見的喜鵲、麻雀種群數量那么大,密度那么高。”鄧文洪表示,“每一個人都要用愛心,呵護身邊的‘藍天守護者’猛禽。”
保護猛禽應該怎么做
猛禽生態展的“猛禽救助展示墻”上,展示了受傷猛禽是如何被救助的。每年,百望山森林公園會和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等專業機構合作,將救助的猛禽放歸。2024年5月12日,3只被救助康復后的猛禽在百望山森林公園回歸自然,分別為鳳頭鷹、燕隼和紅隼。科研人員為鳳頭鷹佩戴了背負式衛星定位追蹤器,未來,追蹤器將持續傳回定位信息等科研數據,為猛禽保護工作提供支撐。
除了在百望山,人們也會在市區見到部分猛禽。這些猛禽對人是否有威脅?鄧文洪表示,其實它們并不危險。猛禽雖然在城市中棲息,但是它的食物幾乎是固定的。例如大型猛禽金雕,可以把羊從地面抓到空中,會吃羊和野兔,但不會隨意改變食譜,更不會“突然把地面上的小朋友叼走”。因此,在城市中與人類和平相處的猛禽對人類幾乎沒有什么威脅。
但鄧文洪也提醒,有一類情況需要注意危險,若人們在猛禽繁殖的季節接近它的巢區,它會對人類闖入巢區的行為進行驅趕。
“普通人對待生活在身邊的猛禽,主要是做到兩點。第一是不干擾、不打擾,在觀鳥時,如果遇到猛禽棲息、捕食或繁殖,我們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近距離接觸。”鄧文洪說。
其次則是保護受傷猛禽。鄧文洪提醒,遇到受傷猛禽,大家不要出于好心喂猛禽食物或采取其他救助方式。受傷猛禽首先需要進行傷情鑒定,判斷受傷類型,再由專業人員使用專門的儀器和工具將其帶到專業治療的地方。
“普通市民不是專業野生動物研究、保護者,如果碰到受傷猛禽,最好的方式是打當地的林業部門或者園林綠化部門電話,也可以直接撥打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電話010-62205666。”鄧文洪說,“記住這個號碼,無論是在白天還是晚上,我們接到電話都會第一時間到現場去。”
當下,大眾“觀猛”熱情頗高,每到猛禽遷徙季節,百望山森林公園的猛禽觀察點都涌入大批觀鳥愛好者。公園在春季和秋季猛禽觀察點設置了10塊猛禽科普展牌,每年都會舉辦觀鷹、猛禽放飛、猛禽文化市集等活動,邀請專家來講述北京城里的猛禽故事和觀鷹知識,分享百望山猛禽監測的最新成果以及猛禽救護和康復的故事。
孫熙介紹,公園正在建設“猛禽友好型”林地,“我們通過種植山楂、山杏等食源植物,建設生態蓄水池,實施生物防治等措施,營造優質鳥類生活環境”。同時,百望山森林公園猛禽遷徙通道監測與保護項目也已啟動,通過先進的視頻、聲紋等設備監測猛禽和其他鳥類,利用AI技術識別、數據分析,做好鳥類的觀測、保護和研究工作。
“百望山以它的獨特優勢,吸引著南來北往的猛禽。我們也希望更多公眾可以參與科普活動,文明觀鳥,科學護鳥,和它們共生共榮。”孫熙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