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6-08 14:15:06
原標題:魯企扎根東南亞,探索共贏新范式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魯企扎根東南亞,探索共贏新范式
來源:大眾日報
□ 大眾新聞記者 田汝曄 劉玉凡
實習生 邱俊鳳
在馬來西亞霹靂州,山東鶴洋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鶴洋木業”)的產業園區內,滿載著環保刨花板的集裝箱卡車即將發往越南、中東的家居賣場;
在泰國羅勇府的泰國玲瓏輪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玲瓏”)生產基地,智能化生產線正晝夜運轉,年產能超過1720萬條;
在馬來西亞,海爾智家在當地的團隊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今年下半年的新品發布會,10款中高端新品將亮相;
……
從木業、輪胎到家電,從傳統的“兩頭在外”加工貿易到代工出口,再到品牌深耕,山東外貿企業在東南亞的布局悄然升級——邁向技術、標準乃至產業生態的多元共建。
本地需求+中國方案
作為中國輪胎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玲瓏集團有限公司在招遠、荊門等地打造了多個智能工廠,泰國玲瓏是其設立的第一個海外生產基地。
為何選在泰國?輪胎制造最重要的原材料是橡膠,而泰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橡膠種植地,原材料優勢得天獨厚。
依托原材料優勢,10多年來,泰國玲瓏一直在提升競爭力和品牌力上下功夫,年產能超過1720萬條,成為玲瓏集團全球化網絡的支點。
同樣將東南亞視為全球化戰略“橋頭堡”的,還有海爾智家。
日前,在海爾泰國春武里空調工業園,海爾電器制造(泰國)有限公司舉行了首臺窗機下線儀式。作為海爾智家輻射全球的制造基地,該工業園正式投產后,產品將覆蓋窗機、分體式空調、房車空調、移動式空調等全系列,年產量超600萬臺,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中國制造何以走俏海外?答案就在于“本地需求+中國方案”。以冰箱為例,印尼家庭成員多、愛吃冰,海爾智家推出的冰箱搭載大冷凍室,能實現速冷速凍,方便用戶快速取冰,同時還有多種制冰模式,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正是對市場的深入洞察,讓海爾智家在印尼的勿加泗工廠從最初單一的冰箱生產線,擴展為覆蓋空調、電視等多品類的制造基地,年產能突破200萬臺,帶動當地逾萬人就業。
從賣產品到建生態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提升抗風險能力,這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鶴洋木業總經理滕越,在馬來西亞產業園原料堆場內算過一筆賬:在馬來西亞設廠后,憑借技術與管理優勢,原材料采購成本較當地企業低30%,產量高出1倍以上,“更關鍵的是,我們離終端市場更近,客戶黏性也更強。”
依托馬來西亞的木材資源和臨沂的木業產業鏈優勢,鶴洋木業2019年在霹靂州建成了集森林開發、鋸木、烘干等于一體的產業園區。如今,其年利潤貢獻占鶴洋木業總收益的四分之一。滕越說,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與優化,在馬來西亞業務正從賣產品向建生態躍遷。
2025年3月,臨沂市政府組織52家臨沂木業企業赴馬來西亞參展。在這次展會上,鶴洋木業與馬來西亞一家知名上市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對方提供現成的工廠以及森林資源,我們則輸出成熟的管理體系、先進的環保板材生產技術,未來我們計劃共建一個更大的木業產業園區,吸引兩國更多的中小企業進駐。”滕越說。
山東制造與東盟資源“雙向賦能”
為何山東外貿企業紛紛瞄準東南亞?
2024年,中國與東盟互為最大貿易伙伴,貿易額近7萬億元人民幣。東盟也已成為山東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雙邊經貿往來日益深化。
德州學院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山東省東盟研究中心研究員左力分析,山東在機電、汽車、有機化學、船舶制造等領域對東盟有比較優勢,而東盟在農產品、能源、橡膠等領域具有比較優勢,經濟互補性明顯。
山東如何加強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左力認為,山東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投資模式,大力推廣雙邊原產地證互認機制,積極穩妥推動跨境電商支付結算體系、物流配送體系、商業推廣配套體系建設,提高出口退稅審批效率。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正為這種合作注入新動能。近日,山東中歐班列東南亞集結中心落地老撾萬象。從招遠工廠出發,玲瓏集團生產的成品輪胎搭載中歐班列,無須轉運,一周時間即可直達老撾。
當山東制造的精良技術、先進管理、品牌價值與東盟的資源稟賦、市場潛力在產業鏈條上深度融合,山東與東盟的合作將結出更多碩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