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7-11 16:11:07
原標題: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政銀擔” 協同合作機制破解涉農融資難題
來源:瑯琊新聞網
原標題: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政銀擔” 協同合作機制破解涉農融資難題
來源:瑯琊新聞網
瑯琊新聞網訊 盛夏的沂蒙大地,沃野千里,生機勃發。在蘭陵縣,90后“歸雁”人才李昊通過“四雁振興貸”獲得200萬元貸款,創辦菌菇合作社,年產各類菌菇30余萬公斤;平邑縣鄉村季風食品科技公司憑借“本草貸”300萬元擔保貸款,實現冷凍速干設備更新換代……這些生動案例的背后,是我市創新“政府+銀行+擔?!眳f同合作機制,破解涉農融資難題的實踐縮影。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以國家級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抓手,構建“政府引導、擔保賦能、銀企聯動、服務護航”的“政銀擔”協同合作體系,推動金融資源精準流向鄉村沃土。截至2025年5月底,累計為2.3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擔保貸款178億元,帶動全市涉農貸款余額達3848.89億元,120余個特色金融產品累計發放超1600億元,為沂蒙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政府引導:筑牢合作基石,精準識別需求
“以前貸款沒門路,現在政府把我們納入‘白名單’,銀行主動來對接?!币仕h富寶錦潤家庭農場在“融沂通”平臺發布需求,僅三天就拿到70萬元貸款,及時安裝了滴灌設備。
政銀擔合作,從政府“搭臺”開始。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山東農擔臨沂分公司、13家銀行組建工作推進小組,建立“1+6+N”農業主體數據庫——以1個市級數據中心為核心,覆蓋生豬、肉牛、禽類、蔬菜、水果、糧食6大重點產業,延伸至市縣鎮村四級動態管理體系。通過分產業、分類別、分規模摸排,精準識別有融資需求的經營主體“白名單”,目前已納入2.8萬戶,為4000家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涉農小散戶提供貸款7.2億元。
政策“組合拳”為合作托底。市級財政安排1500萬元貼息資金,按貸款總額2%補貼農戶;設立5000萬元風險補償資金池,既為金融機構放貸“兜底”,也為擔保機構增信“加碼”,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鄉村。
擔保賦能:破解增信瓶頸,降低融資成本
擔保是政銀擔合作的“橋梁”。山東農擔臨沂分公司聚焦支農支小主業,推出一系列讓利舉措:首貸免擔保費,10萬-300萬元政策性業務費率不超過0.75%,糧油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費率更是降至0.5%。政策實施以來,已為涉農經營主體減少利息支出2900余萬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20%。
針對農業經營風險高的特點,我市將擔保與特色農業保險結合,推出全省首單民間林長森林碳匯價值保險、蜜蜂養殖降水指數保險等業務,各類農業保險累計保額達387億元,為擔保貸款“再上一道保險”。如今,“農擔擔保+風險補償+農業保險”的三重保障,讓金融機構放貸更放心,農戶貸款更安心。
銀企聯動:暢通對接渠道,提升服務效能
“養殖貸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别B殖戶劉玉通過抵押15頭牛,成功獲得15萬元“養殖貸”,解決了經營難題。針對畜禽存欄下降問題,我市金融機構創新推出“養殖貸”,累計已向7700余家養殖場戶發放貸款8.7億元,有效緩解了養殖業資金壓力。
金融機構積極突破傳統抵質押物限制,轉向評估經營能力與發展前景,精準開發信貸產品。目前,已推出“新型職業農民貸”“美德信用積分貸”“蔬菜大棚貸”等120余種特色信貸產品。例如,郵儲銀行為支持食品產業升級,專門創設“沂蒙食品發展貸”,單戶最高額度1000萬元、期限最長10年,已向274家相關企業投放貸款14億元。
服務效能提升依托線上線下雙渠道協同發力。線下每季度組織銀企對接會,已摸排1.4萬家主體融資需求438億元,完成對接7035家、授信293億元;線上通過“融沂通”平臺“沂農云雁”模塊,農戶掃碼即可直報需求,平臺已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信653億元。
服務護航:五項機制織密鄉村金融服務網絡
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暢通與否,直接決定“政銀擔”協同機制的落地成效。我市創新構建“多方聯動、業務直報、信用保障、快速審批、信息聯絡”五項服務機制,將金融服務的觸角延伸至鄉村肌理,讓涉農主體融資更便捷、更高效。
具體來看,多方聯動通過每月聯席會議凝聚政府、銀行、擔保機構合力,依托農業農村重大項目融資平臺搭建“政銀擔戶”信息共享渠道,三級聯動發掘“白名單”主體;業務直報推行“碼上辦”掃碼提交需求、“公開辦”開放信息促競爭,形成金融機構競相支農的格局;信用保障以宣傳引導為基、“白名單”支持為要、修復機制為補,對信用良好的“白名單”主體開辟綠色通道基準利率下浮10%—15%優惠;快速審批通過專項通道、大數據預審、“五五分險+限率代償”新模式,將放款周期從1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信息聯絡則通過縣鄉聯絡員、村級信息員的網格化體系,提供“一對一”服務,幫助1.2萬戶農戶破解“不會貸”“不敢貸”難題。
數據見證成效,“金穗沂蒙興農貸”“美德信用積分貸”“雙社聯合貸”等產品走在全省前列,帶動涉農主體創業。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完善‘政銀擔’協同合作模式,讓更多涉農主體享受到優質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活水更精準、更高效地滋養沂蒙鄉村?!?/p>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湯婷 通訊員 龔宜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