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5-08-15 14:08:08
原標題:山東“點綠成金”圖鑒:林票貸千萬、古棗掛“身份證”,生態家底變富民家產
來源:舜網
原標題:山東“點綠成金”圖鑒:林票貸千萬、古棗掛“身份證”,生態家底變富民家產
來源:舜網
青山復綠“金山”來
走進蒙陰縣桃墟鎮百花峪村,漫山遍野的綠色鋪展在眼前。村里,幾乎每戶村民手中都有一紙“林票”。這103張特殊憑證,承載著村集體5107畝林地產權,能撬動上千萬元資金注入鄉村發展。
這是山東探索“兩山”轉化的縮影。今年8月15日是第3個全國生態日,也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山東將“兩山”理念植于發展脈絡,已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32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1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日,記者深入全省多地,采訪“點綠成金”的山東實踐。
古棗樹掛上了專屬“身份證”
一場大雨過后,樂陵市朱集鎮的千年棗林景區里,一串串小棗翠綠飽滿。一棵棵棗樹上掛著專屬的“身份證”,記錄了棗樹的保護級別、編號、科屬、樹齡等信息。
“我們對百年以上的棗樹進行掛牌保護,便于采取針對性管護措施,也幫助公眾識別并了解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朱集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孟洪沁告訴記者,千年棗林景區是全國最大的千年原始人工結果林,有千年棗樹1400余棵、500年棗樹1.4萬余棵。為保護這些“綠色化石”,當地開展金絲小棗種質資源庫建設,劃定金絲小棗核心區、保護區,對百年以上古棗樹進行掛牌保護。
生態保護需要人人盡責,成果也要惠及于民。在濟南佛慧山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正在納涼的劉阿姨道出了這份“獲得感”:“這里環境好,散步累了能免費吹吹空調、喝口水,我們老姐妹每天來這兒聚會聊天。”
幾年前,佛慧山還不是這個模樣。長期以來,以魚翅皇宮酒店為代表的多處大體量建筑侵占山林綠地,山體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為還綠于民,濟南市啟動佛慧山景區北入口生態恢復工程。拆除地上建筑,開展山體生態修復與綠化提升工作,新栽喬灌木百余種6000余株。同時,規劃建設停車場,配套建成500余平方米的游客服務中心。如今,這里終于實現了“還山于民、還綠于民、還景于民”。
生態“家底”成富民“家產”
對農村而言,生態環境是亮眼的“家底”,如何讓這份“家底”變成“家產”,考驗著治理智慧。
青州市廟子鎮北崔崖村曾陷入這樣的困境:作為石灰巖喀斯特地貌區,這里石多地少、耕地稀缺,70%的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2013年村集體收入僅2萬元。轉機出現在2015年,村“兩委”調研后決定依托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
如今的北崔崖村,群山疊翠間,既有蹦極、漂流,又有鄉野意趣的民宿。景區特意保留了726米高的牛角山垂直崖壁和200余棵百年黃櫨古樹,在此基礎上打造高空漂流、親水竹筏等特色項目;生態登山步道串聯起黑龍潭、老龍灣等景觀,形成完整的生態旅游環線。憑借這份“先天優勢”與科學開發,2024年景區接待游客量突破10萬人次,綜合收入超過500萬元。
景區火了,村民也多了一份收益。據介紹,村黨支部帶頭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村民每年的分紅占收益的30%。
分紅之外,百姓有了更多增收路子。合作社以每平方米2元的價格流轉村民土地,村民不用再圍著土地轉,還可以參與到景區經營中來。目前,景區已吸納31名村民從事環衛、安保、講解等工作,另有20戶村民經營農家樂,村民們可以務工賺薪金、股份分股金、旅游掙現金,實現“一地生三金”。
“林票”變“銀票”
青山顏值變產值
讓青山顏值變產值離不開資金的助力,錢從哪來?在蒙陰縣桃墟鎮百花峪村,一張小小的“林票”給出了答案。
群山環抱的百花峪村,曾長期“守著青山過窮日子”。村集體5000余畝林地既是抵御風沙的生態屏障,也是難以變現的“沉睡資產”。村民守著林木數十年,找不到變現門路,時常還會發生盜伐、失火等問題。
去年以來,蒙陰縣在百花峪村開展“林票”發放試點,將這片生態林權益量化分割,以“林票”形式發放到村集體和村民手中。每一張“林票”,清晰對應著相應的林木所有權、收益權。
“‘林票’不僅是收益憑證,更是致富鑰匙。”村黨支部書記陳長田說,“林票”能交易、可繼承,還能向銀行抵押貸款。依托“林票”,百花峪村獲得銀行授信超1000萬元。
村民劉建軍就嘗到了甜頭。他承包了150畝山地,一直苦于沒有資金發展產業。今年,他靠著手中的“林票”順利貸款30萬元。資金到位后,他栽種了獼猴桃樹,樹下放置了蜂箱養中華蜂,每年可以獲得兩份收益。
“林票”不僅帶來經濟收益,還重塑了村民與山林的關系。“林子值錢了,誰還舍得破壞?”陳長田說,過去無人問津的護林員崗位,如今成了搶手的“香餑餑”,村民們積極加入護林防火隊、撲火隊,巡山、滅火、防蟲樣樣上心,愛林護林成為村民的共識。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張文婷 王瑛琪)
原標題:山東“點綠成金”圖鑒:林票貸千萬、古棗掛“身份證”,生態家底變富民家產
作者:張文婷 王瑛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