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5-08-17 13:50:08
原標題:高分學子為何選擇煙臺農村?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高分學子為何選擇煙臺農村?
來源:煙臺日報
“即使有更高分數,我依然會堅定地選擇公費農科生這條路。”在15日上午舉行的煙臺市2025年度公費農科生定向培養簽約會上,范永杰同學的話擲地有聲。
在今年的高考中,范永杰取得了620分的優異成績,填報了面向煙臺市就業的公費農科生項目并被成功錄取。
什么是公費農科生?為什么設置這一崗位?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但是基層條件相對艱苦,導致基層農科專業人才供給不足,長期存在‘招不來、下不去’的情況,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瓶頸。”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宮本俊道出了基層農科人才短缺的困境。
為破解這一難題,2018年,山東省專門制定出臺了《山東省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工作實施辦法》,依托省內農業高等院校實施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重點為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急需緊缺專業培養本科生,學制四年。這一制度設計,讓公費農科生逐漸成為培養高素質基層農技推廣人才的重要渠道,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了較多高素質人才。
自推出以來,公費農科生項目熱度持續攀升,“含金量”與吸引力日益凸顯。據統計,煙臺市公費農科生項目的最高錄取分數從2023年的606分躍升到今年的620分,最低分也從581分大幅提升到611分,生源質量穩步提升。
自2018年以來,煙臺市公費農科生定向培養工作穩步推進,已累計簽約培養267名公費農科生,其中174名已順利畢業并走上工作崗位,在基層農技推廣一線發揮著骨干作用,成為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生力軍。
今年是煙臺市開展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的第8年,繼續由山東農業大學承擔培養任務,專業均是農林經濟管理,為學生們搭建系統學習農業知識的優質平臺。
簽約儀式上,宮本俊對4名簽約考生寄予厚望,期待他們畢業后積極投身實踐,將課堂所學與鄉村實際緊密結合,在田間地頭厚植愛農情懷,在實踐磨礪中練就興農本領,為將來投身“三農”事業、助力煙臺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這4名考生的成長背景各異卻志同道合。他們有的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業農村有特殊的情懷;有的考生雖成長在城市,但洞察到農業農村的廣闊天地。他們都胸懷著扎根農村、投身鄉村振興的遠大志向。
比如,范永杰同學在農村長大,每到農忙時都會去家里的蘋果園幫忙,對農業農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矢志學成歸來,繼續耕耘這片希望的田野。
在杜永珊同學眼中,機械化、智能化正在改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農村的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無論是事業發展還是生活品質,鄉村都大有可為。
“能夠深入農村,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我深感榮幸而且充滿信心。”臧潔同學的話語,代表了4人的共同心聲。
煙臺的城市美譽度、雄厚的農業實力,也深深折服了家長們。
“煙臺蘋果萊陽梨、葡萄美酒白羽雞。”這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也從側面印證了煙臺農業的實力。2024年,煙臺市農林牧漁總產值達1319.53億元,成為全省首個突破1300億元大關的城市。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27元,農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鄉村面貌日新月異。
“把孩子放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歷練成長,尤其是在煙臺這樣農業基礎雄厚、發展前景廣闊的城市,相信他們的未來必將大有可為。”杜永珊同學的父親杜林龍說。
根據政策,公費農科生在培養學校四年修讀期間,免繳學費、住宿費,并領取一定的生活補助費,同時可參加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評選。畢業后,定向就業區市有關部門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的要求,組織公費農科生與區域內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在需求崗位內進行雙向選擇,簽訂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合同,納入事業編制實名制管理,確保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效打通人才培養與基層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希望的田野再添新綠。一批又一批懷揣夢想的公費農科生,必將為煙臺鄉村人才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