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5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山東省交通運輸廳負責同志等解讀《山東省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2025—2035年)》(以下簡稱《布局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
有記者提問:《布局規劃》賦予青島港在山東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中龍頭定位,請問青島港近年來發展情況如何,下一步如何強化國際樞紐港的地位和作用?
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喬文鋒介紹,青島市圍繞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持續發揮青島港在山東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中的龍頭作用,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強化規劃引領,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基礎設施。去年8月,《青島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得交通運輸部、省政府聯合批復,規劃形成“一灣兩翼轄六區”的總體發展格局,為青島港新一輪港口項目建設奠定重要基礎。近年來,青島港不斷提升泊位深水化、專業化水平,建成投產世界領先、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無人碼頭,以及世界最大的40萬噸礦石碼頭、45萬噸原油碼頭和國際一流的郵輪客運中心,可停靠世界最大2.4萬標準箱集裝箱船、世界最大23.7萬總噸郵輪。可以說,青島港現在已經做到了,世界上有多大的船,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
提升樞紐功能,持續暢通沿黃陸海大通道。青島港擁有廣闊的腹地支撐,是黃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2024年港口完成貨物、集裝箱吞吐量7.1億噸、3087萬標準箱,分別位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近年來青島港深化拓展海運物流網絡,累計開辟230余條集裝箱航線,數量穩居我國北方港口首位;持續提升多式聯運能力,2024年完成海鐵聯運量254.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5.3%,連續十年位居全國第一。
聚焦轉型升級,打造智慧綠色建設樣板。2024年,青島港接電量超10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63%,居北方港口首位。今年,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達到62.62自然箱/小時,第十三次刷新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青島市圍繞強化國際樞紐港地位和作用,助力山東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重點做好三個聚力。
聚力建設一流港口基礎設施。開工建設總投資約770億元的港口重大項目。在董家口港區,加快完善專業化泊位布局,建設北三突堤7-8#泊位、瑯琊臺灣作業區灣底通用碼頭、瑯琊臺灣作業區東部集裝箱碼頭一期等重點工程。在前灣港區,加快推進北岸集裝箱升級改造工程,打造東北亞領先的集裝箱樞紐港。
聚力促進航運物流擴容升級。今年扎實推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海運航線計劃新增10條,航線數量繼續保持北方第一;集裝箱海鐵聯運量目標為265萬標準箱,力爭“十一連冠”。
聚力推動智慧綠色轉型。深化人工智能應用,持續放大全國產全自主技術影響力。不斷完善清潔能源體系,擴大氫能應用規模。持續推進港口岸電常態化應用,岸電接電量保持北方港口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