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5日訊 8月5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縱深推進反詐三年行動,以務實舉措筑牢民生防線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山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孟強介紹,省通信管理局按照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全力實施反詐“鑄盾工程”,在源頭治理、技術防范、協同打擊、宣傳預警等方面持續發力,取得一定成效。今年上半年,省通信管理局反詐平臺能力有大幅提升,涉詐電話發現能力增長2.8倍,涉詐APP發現能力增長52%,向公安機關推送預警線索219萬條,協助打掉各類詐騙窩點400余個。
從省通信管理局技術對抗的軌跡可以看出,近期詐騙手段快速變化,群眾仍需進一步提高警惕。
在電話卡方面,省通信管理局采取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管控舉措,精準“斷卡”,全力整治“利用虛擬號碼詐騙擾民問題”,核查75家企業,整改2家、關停1家,清理違規號碼千余個。綜合施策下,今年上半年,山東涉案電話卡數量同比下降34.7%。
這種形勢下,詐騙分子轉而使用境外號碼行騙,可以說,沒有海外關系情況下,接到境外來電,幾乎都是詐騙電話。省通信管理局已經對手機上境外來電進行閃信彈窗提醒,便于群眾甄別號碼來源、提高警惕。如確無境外通聯需要,可以在手機上操作或聯系運營商關閉境外來電和短信接收功能,以免群眾,尤其是老人孩子遭受詐騙。今后有留學或出境旅游等需要時可隨時打開該功能。
隨著上述手機反詐舉措的深化,詐騙分子把主意打到座機上來,伙同國內幫兇偷偷在醫院、酒店、寫字樓、小區等樓內分線箱架設“VOIP”設備,從境外通過該設備盜用單位或家里線路撥打詐騙電話,請群眾提高警惕,關注單位或小區有無不明設備,話費是否有異常,并請物業及時排查配線箱、管道井。
在網絡方面,詐騙APP成為實施詐騙的主要手段。省通信管理局對正規下載的APP進行備案管理,詐騙分子只能通過寄遞小卡片、發布二維碼、短信散布鏈接等方式,誘導群眾下載安裝非法APP。要注意,不使用可疑社交軟件、不訪問陌生鏈接、不安裝不明APP,以免掉入詐騙陷阱。
針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省通信管理局聯合公安機關進行了精準宣傳提醒,今年已面向全省發送5輪次公益短信。同時,創新打造“山東通信反詐小衛士”數字人,揭露最新詐騙手法、講授防范技巧,請大家關注。
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將繼續按照方案部署,深入推進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深化源頭治理,開展“實名制治理”專項行動,嚴控異常入網。深入推進斷卡精準化,切斷電話詐騙途徑。強化技術防范,持續推進反詐大平臺升級擴容,積極運用AI、大模型進行技術反制,不斷提升反詐高科技手段能力。推進多元共治,全力配合公安機關、金融部門,聯手預警和打擊電詐犯罪,堅決鏟除黑灰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