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省科技廳
2025-08-07 13:46:08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在山東各地,活躍著一支支產業服務團,他們克服近來持續高溫多雨的天氣,深入田間地頭,聚焦農業項目管理難點,給各地農村農民送上精準技術服務指導,解決生產難題,助推鄉村振興。
濟南市黃瓜產業服務團
近期,山東省多地市遭遇強降雨,同時還伴有大風、持續高溫等復雜惡劣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諸多挑戰。濟南市黃瓜產業服務團成員楊寧在濟南接受了山東廣播電視臺臺《鄉村季風》欄目的采訪,為菜農們送上了貼心的指導建議。
楊寧提醒廣大菜農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以及蔬菜的生長態勢,提前做好各項防范措施。要及時對設施骨架進行加固處理,特別是對于那些老舊、變形的骨架,要毫不猶豫地進行更換,以此顯著增強大棚整體的抗風、抗壓性能;要仔細排查排水溝的排水能力和深度,有效防止雨水倒灌引發的“串門”現象,確保能夠及時排除積水,避免內澇;要嚴格把好設施防蟲網這道關鍵的“前大門”,嚴防薊馬、白粉虱等蟲害的入侵;要科學合理地調控溫濕度,從而有效預防霜霉病、軟腐病等病害的發生;要優化施肥方案,適當減少氮肥的使用量,同時增施磷鉀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以此增強植株的抗逆性。此外,還要注意及時采收蔬菜,這樣既能減少植株的養分消耗,又能避免蔬菜因高溫生長過快而導致品質下降。此次采訪的相關視頻,通過《鄉村季風》電視版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廣泛發布,受到了廣大菜農的關注和好評。
棗莊市奶牛產業服務團
夏季來臨,降雨逐漸增多,炭疽等疫情發生風險明顯加大,棗莊市奶牛產業服務團持續開展了炭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技術指導服務工作。
服務團專家對全市規模以上奶牛場開展了炭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風險抽樣檢測工作,借助科學數據為疫病防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切實做到嚴防嚴控,堅持常抓不懈,全力保障全市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專家們還針對牛場的飼養管理、清洗消毒、糞污綜合治理、青貯飼料防霉以及安全用電等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進行了專業指導服務,有效增強了高危人群的自我防護意識和疫病防控能力。 截至目前,臺兒莊區已完成對12個牛、羊場點的病原學樣品抽檢,共采集60份樣品。經獸醫實驗室進行炭疽桿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表明目前該區域發生炭疽桿菌疫情的風險較低。
東營市大閘蟹產業服務團
入夏以來,東營市科技特派員大閘蟹產業服務團深入生產一線,聚焦夏季關鍵管理節點,開展多品種精準技術服務,保障水產養殖穩產提質。在東營正大水產公司,針對南美白對蝦循環水養殖中水質凈化與自動化水平不足的問題,現場診斷并制定了設備升級方案,推動工廠化養殖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在河口區新戶鎮,服務團持續跟進東營浙海水產科技公司的遠海梭子蟹引種繁育項目,實地查看親蟹抱卵狀況,就水質調控、幼蟹培育等關鍵技術環節提供指導,深化院企合作以優化育苗工藝,加速這一高價值品種的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在惠澤農業科技公司開展黃河口大閘蟹扣蟹養殖技術服務,重點講解水質科學調控、餌料投喂與密度管理,分析白化苗成因并提出預防策略,著力提升蟹苗品質與成活率。服務團以科技賦能夏季生產管理,覆蓋對蝦、梭子蟹與大閘蟹關鍵環節,為東營水產養殖產業高效、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科技支撐。
濰坊市微生物肥料產業服務團
為進一步推動番茄和辣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戶種植技術水平,濰坊市科技特派員微生物肥料產業服務團積極行動,深入田間地頭,為番茄、辣椒種植戶開展了一系列全面且細致的技術指導服務。
在壽光市田柳鎮的張僧疃后村、孫家嶺村等番茄種植地,服務團成員穿梭于溫室大棚之間,發現部分大棚土壤菌群失衡,影響番茄幼苗生長。專家建議定植前施用土壤修復菌劑或生物有機肥預防土傳病害,并強調適量使用微生物菌肥調節土壤菌群,營造良好的生長條件。孫家嶺村種植戶大棚,因土壤菌群失調,番茄幼苗生長緩慢、葉片發黃。專家現場指導使用微生物菌肥,一段時間后,幼苗恢復生機,生長加快。濰坊市微生物肥料產業服務團不僅為番茄、辣椒種植戶解決了實際問題,還提升了他們的種植技術水平,為促進設施番茄、辣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產業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泰安市觀賞樹種產業服務團
近日,泰安市觀賞樹種產業服務團在仉勁帶領下,組織穆淑媛高級工程師、秦寧工程師等專家赴新泰市龍廷鎮、石萊鎮開展林下經濟作物栽培技術指導。服務團在龍廷鎮現場示范了點柄乳牛肝菌林下栽培技術,重點講解了菌塘培育和水分管理等關鍵技術要點。在石萊鎮中藥材種植基地,專家團隊實地查看了丹參、黃芩等藥材長勢,針對夏季管理提出技術建議:要及時抗旱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做好雨季排水防澇,預防根腐病發生;結合中耕除草科學追肥。
威海市牡蠣產業服務團
威海市牡蠣產業服務團針對夏季高溫期牡蠣養殖面臨的病害高發、水質調控難題,開展技術指導與監測服務,助力養殖戶穩產增效。
服務團深入養殖區,檢測水體溶氧、鹽度、pH 值等關鍵指標,結合餌料投放評估養殖環境,針對投喂過量導致的水質富營養化問題,現場制定“減量分段投喂”方案,調控餌料供給,降低病害風險。服務團現場演示新型生態養殖技術,推廣“淺筏輪養”模式,優化生產布局,改善水體流通,提升牡蠣成活率。與養殖戶交流,解答技術難題,發放 50 余份《牡蠣健康養殖技術手冊》,并建立線上答疑群,確保后續技術跟蹤服務。今后,服務團將持續開展常態化技術指導,定期監測養殖環境,及時應對突發問題,推動牡蠣養殖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助力威海牡蠣產業高質量發展。
濱州市家禽產業服務團
近期,高溫天氣對家禽養殖場的飼養管理造成嚴重影響,給家禽生產帶來不利挑戰。為提升養殖場高溫天氣應對能力,濱州市家禽產業服務團于7月28日至29日深入多家養殖場開展科技服務與科學宣講活動,通過采集家禽樣品、實施健康體檢等措施,全面加強疫病防控工作。
開展技術指導。針對夏季高溫高濕環境特點,專家團隊重點講解了通風系統優化、溫濕度精準調控等關鍵技術,有效降低熱應激對家禽生產性能的影響。結合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滑液囊支原體病等疫病流行態勢,服務團為養殖場量身定制了生物安全體系升級方案,涵蓋消毒流程優化、免疫程序調整等關鍵環節。
濱州市雜糧產業服務團
7月29日,濱州市雜糧產業服務團赴西董街道"鶴伴珍谷"小米種植基地開展生產技術指導服務。
服務團一行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谷子長勢情況,詳細了解合作社當前田間管理措施。針對基地生產實際,服務團專家提出:一是合理施肥,增強抗倒伏能力;二是科學灌溉,控水防旺;三是加強病蟲害防治,做到定期巡查,早發現早預防。四是做好雜草防除,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五是完善管理措施,提升田間精細化管理水平。此次技術指導服務,為基地解決當前生產難題提供了有效方案,對提升谷子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閃電新聞記者 于瀟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