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5-05-20 09:47:05
原標題:重大項目“為綠讓道”,城市建設中長出的文明新枝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重大項目“為綠讓道”,城市建設中長出的文明新枝
來源:工人日報
5月17日上午,山東濟南世紀大道旁,518棵去除樹冠的法桐吐出新綠,法桐樹的斜上方,濟南高新東區云巴環線正在試車。從無人機航拍視角,“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泉城新景已初顯雛形?!爱敵?,為了留住這些法桐,云巴環線這個省重大項目修改實施方案,將線路向南平移了20米?!睗细咝聳|區云巴環線項目黨支部書記說。(見5月18日《濟南日報》)
當518棵經歷20余載風雨的法桐在大道旁吐新芽,當現代化的環線列車從綠蔭上方輕盈掠過,這種“重大項目為綠讓道”的實踐,恰似一粒種子,正在城市建設的土壤中長出“愛綠護綠”的文明新枝。
在傳統城市建設邏輯中,重大項目往往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強引擎,為保障工程進度和投資效益,犧牲部分生態資源似乎是無奈選擇。然而,上述項目打破了這一思維定式。這些生長了20多年的法桐,見證了街道的變遷,陪伴了市民的成長,早已成為承載市民情感記憶的城市符號,成為“家門口的鄉愁”。
重大項目為518棵法桐讓道背后,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轉型升級。從最初計劃移植法桐,到最終調整線路方案,這一決策過程展現出政府、企業與市民的良性互動。這種多方參與、科學決策的模式,打破了過去重大項目建設中“單向推進”的固有模式,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也詮釋了城市建設的終極目標從來不是冰冷的鋼筋水泥,而是充滿溫度與生機的人居環境。
重大項目為518棵法桐讓道的實踐,更引出了出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層命題。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城市發展早已轉向內涵式、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保留518棵法桐,不僅減少了樹木移植過程中的資源損耗,更延續了城市的生態脈絡。這些法桐在降噪除塵、調節微氣候等方面的生態價值,將會持續為城市發展賦能。同時,綠樹與環線和諧共生的景觀,也將成為城市形象新名片,吸引更多人才與投資,實現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的轉化。
從法桐樹下駛過的列車,載著的不僅是乘客,更是一個城市對綠色發展的執著追求。道路建設如此,其他公共設施的建設也應該如此——從一棵樹到一個古老的巷口,城市建設別忘了留住“家門口的鄉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