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5-06-06 12:05:06
原標題:兩代護邊人 丹心映邊疆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兩代護邊人 丹心映邊疆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王江平
□ 管述軍 劉佳佳
6月5日,芒種時節,中哈邊境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薩爾布拉克驕陽似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白楊市一六一團的護邊員魏萍,身背望遠鏡、收音機和水壺,趕著羊群沿著171—173號中國界碑區域巡邊。
2017年,魏萍放棄在山東的發展機會,從父親魏德友和母親劉景好手里接過護邊守邊的接力棒。轉眼8年過去,她依然堅守在邊境線上,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授予弘揚兵團精神時代新人等稱號。
“不換防的夫妻哨所”
魏德友一生為祖國守邊防,妻子劉景好一陪伴就是一生。夫妻二人堅守在中哈邊境線上,成為“不換防的夫妻哨所”,57年來巡邊總里程20多萬公里,被譽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
8年前,年逾古稀的魏德友夫婦仍在無電缺水、道路難行、冬夏“無人”的邊境線上生活,這讓遠在山東臨沂的兒女們很擔心。魏萍與姐姐魏紅多次結伴到新疆勸爸媽回山東,均無果而返。
2016年夏天,姐倆再次來到薩爾布拉克。面對兩個女兒的勸說,魏德友依舊語氣堅定:“這事沒得商量,你們把日子過好就是最大的孝順!”
望著白發蒼蒼的父母,魏萍下定決心:父母不回山東,那自己就來新疆。2017年2月,她辭去山東臨沂九州集團質檢員的工作,只身背上行囊,踏著積雪,來到了寒風凜冽的薩爾布拉克。
女承父業接力堅守
魏萍接班后,在巡邊路上,魏德友和女兒分享了自己多年堅持護邊的經歷,這讓魏萍對父親的堅守有了更深的理解。
為了報效祖國,魏德友三次報名參軍最終如愿;為了保衛邊疆,他放棄了留京的工作機會。多年來,他和妻子堅持義務守邊護邊,直至成為薩爾布拉克最后的兵團人家……
更令人動容的是,魏德友的戰友陳秀倉在巡邊時遭瘋狼咬傷,患了狂犬病,彌留之際留下遺囑:“德友,你要替俺守好這道邊境。”
“俺答應你,邊境不定俺不離開!”魏德友哭著許下諾言。
魏德友夫婦一直堅守到173號界碑栽立那一刻。那天,他撫摸著界碑老淚縱橫:“秀倉哥,你安息吧!”
此后,夫婦二人舍不下薩爾布拉克,守了一年又一年。
把羊鞭傳給女兒那天,魏德友說的第一句話是:關鍵時刻,寧可丟下自家羊群,也要把臨界的牲畜趕到安全地帶。
有一次,魏萍在放羊時看見有名攝影愛好者在邊界線附近拍鳥,在她看來這很平常,沒想到父親追了過來,狠狠地批評了她。回到家,魏德友跟魏萍講起了兵團人為何而來、來了又做了什么,還講了孫龍珍烈士、紅哨兵肖龍菊、戍邊英雄張成山的故事……
后來,魏萍向團場申請辦理調動手續,把兒子接到新疆讀寄宿學校,扎根在了邊疆。
延續使命巡邊到底
冬季里的一天,魏萍趕著羊群去巡邊,路上遭遇風吹雪天氣,雪粒打在臉上疼痛難忍,身上的棉衣也無法抵擋刺骨的嚴寒。更可怕的是她迷失了方向,只能憑感覺辨別回家的路,幸虧“撞”上了牧民遺棄的一個大油罐,朝北的一頭正好對著自己家的方向,這才救了她一命。
在巡邊過程中,魏萍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剛毅與堅韌的精神,找回了軍人的情懷與信念,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護邊員。
對于女兒接班后的表現,魏德友非常滿意,常對人講:“萍娃接過俺的羊鞭后盡職盡責,好樣的!”
2021年,魏德友獲得“七一勛章”。2022年,魏萍通過考驗和組織程序,在建軍節宣誓入黨。2024年6月29日,一六一團召開“七一”表彰會,83歲的劉景好宣誓入黨,女兒魏萍在發言席上代表2023年度優秀共產黨員作交流發言。這一天,魏德友一家三口決定成立“家庭黨小組”。
兵團成立70周年,中央代表團到薩爾布拉克慰問魏德友,看到駐地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知魏萍“女承父業”的表現,由衷佩服,夸贊她是新時代的“花木蘭”。
如今,魏德友的小女兒魏霞也來到草原,和姐姐魏萍一起接過了父親巡邊的接力棒。“能和家人一起守衛祖國邊境線,我感覺非常驕傲和自豪。”魏霞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