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
2025-06-09 09:08:06
原標題:高墻內的堅守和溫情
來源:人民公安報
原標題:高墻內的堅守和溫情
來源:人民公安報
□本報記者 祝文心 通訊員 劉 釗 于 飛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拘留所以確保拘所安全為根本,以法治文明監所建設為抓手,以保障被拘留人員合法權益為主線,積極探索創新教育管理模式,實現了連續29年隊伍安全“零事故”、執法安全“零差錯”。
助力迷途者重返正軌
“徐阿姨,謝謝您!我知道錯了,我今后一定好好生活、愛惜自己,再也不做傻事了!”3月29日,在拘留所的談話室里,小麗哽咽著向管教民警徐莉道謝。
今年3月下旬,小麗因情感原因,打砸了前男友的車輛,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入所后,她情緒激動,一度以絕食抗拒管教。管教民警徐莉連續多日耐心疏導,從家庭責任談到人生意義,從法律底線講到個人成長,還結合別人相似的經歷進行勸解。小麗過生日時,徐莉特意為小麗準備了生日蛋糕。這份特殊的溫暖,最終讓小麗解開心結,深刻認識到自身錯誤。
河東區拘留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將教育融入日常管理。所內精心打造了法治教育長廊、集體教育室、心理咨詢室等區域,進一步完善過渡期管理教育制度;創新開設紅色文化課程,制定詳細課程表,每日開展普法教育,每周組織觀看紅色電影,每半月推出孝悌文化道德講堂。管教民警充分整合社會資源開展心理矯治、法律咨詢等幫教活動,根據被拘留人員的特點,量身定制教學方案,讓被拘留人員充分接受法治教育,實現改過自新的目標。
在心理咨詢室,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與管教民警攜手為被拘留人員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幫助他們緩解焦慮、恐懼情緒,矯正心理偏差,重拾生活信心。民警還結合實踐經驗,創新推出音樂心理輔導法,讓被拘留人員在舒緩的音樂中靜坐反思,感悟人生、洗滌心靈。
河東區拘留所還積極與多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合作,為被拘留人員提供電工、廚師、縫紉等多種職業技能培訓。自2024年以來,他們累計為被拘留人員提供心理咨詢100余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0余次,助力他們更好地重新融入社會。
探索矛盾化解新路徑
“非常感謝王所長的勸解和幫助,困擾我的問題終于解決了,以后我一定做個守法公民。”這是河東區拘留所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糾紛后,當事人劉先生的由衷感慨。
2024年底,因對拆遷賠償不滿意,劉先生夫妻在街道辦事處大廳內尋釁滋事,被依法行政拘留。入所后,兩人拒不接受管教。所長王輝第一時間啟動矛盾化解工作,制定了針對性的化解方案。他們邀請經驗豐富的調解員與民警一起,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為兩人現場答疑解惑;帶兩人參觀法治教育長廊,釋理明法;通過拘留所人民調解委員會,聯動多部門協同為兩人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最終,兩人內心的堅冰被徹底融化。
河東區拘留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建立“三三”矛盾糾紛聯動調解機制,即做實思想、能力、硬件“三保障”,積極建立完善矛盾排查、內部協作、外部聯動“三機制”。在此基礎上,河東區拘留所全力構建司法調解、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信訪聯動“四位一體”的拘調銜接多元化解體系,創新排查、信任、解決、調處四步調解法,實現人和、事和、心和的目標。自2024年以來,河東區拘留所已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
推動收拘工作再升級
今年4月,臨沂市公安局河東分局九曲派出所民警姜波將一名打架斗毆違法行為人送到河東區拘留所。在拘留所民警的協助下,姜波通過手機端完成了全部收拘手續,全程用時不到10分鐘。
近年來,河東區拘留所嚴把收拘入口關,積極參與研發執法平臺監管羈押審批模塊,實現了全流程執法數據自動流轉、自動發布瑕疵預警和風險提示,完成智慧收押,真正做到了材料一次提交、全程網辦。收拘手續平均辦理時間大幅縮短,有效提高了收拘效率。
同時,他們強化風險評估工作,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建立被拘留人員“一人一檔”在所清單,圍繞一日生活、學習教育、文明禮儀、遵法遵規四個方面,對被拘留人員進行量化評分,并根據評分結果實施定制化管教,有效增強了被拘留人員遵規守紀、服從管理的自覺性。他們實行醫療駐所一站式服務,設立專業醫療區,配備齊全的急救監護設備,切實保障被拘留人員的生命健康權益。
榮譽墻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拘留所
先后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標兵拘留所、全國公安監管部門法治文明監所建設成效突出單位,并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