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稅務報
2025-06-23 09:45:06
原標題:英國在關稅政策上左右搖擺
來源:中國稅務報
原標題:英國在關稅政策上左右搖擺
來源:中國稅務報
關稅是對出入本國的進出口貨物征收的稅種。一國采取什么樣的關稅政策與該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和國家利益密切相關。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工業革命并完成現代化的國家,尤其是18世紀—19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經濟快速增長,此前重商主義下的關稅政策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如何改革關稅,成為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期英國政治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議題,并在英國引發了兩次大的爭論。
實行貿易保護,推行谷物法
19世紀初,英國作為拿破侖戰爭的贏家,快速發展為世界強國。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英國的生產力迅速發展,工商業取代農業,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為此,當時的英國新興工商業資產階級迫切希望打開世界市場,獲取廉價的原料,并將商品銷往更多國家。
在重商主義的主導下,英國政府強調積累金銀財富,限制外國商品進入,因此對進口外國谷物等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實行貿易保護主義。谷物法正是這一政策的典型體現,通過限制進口來維持國內高價,確保地主階級利益,但犧牲了消費者和工業資本的利益。
1815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了谷物法,規定當英國糧食(主要指小麥、黑麥、燕麥等)每夸特(約12.7千克)低于80先令時,絕對禁止糧食進口;若價格在80先令—85先令,則征收高額關稅。而實際的情況是,1790年之前,只有當發生農業災荒時,英國糧食價格才會漲到每夸特80先令的水平。因此,在谷物法的限制下,英國的糧食進口數量極少,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
谷物法實施期間,英國谷物產量和價格久居高位,增加了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也導致工業原料價格和雇傭工人工資的提高,引起工商業資產階級的不滿。同時,谷物法的推行還引起了其他國家的報復性措施。
廢除谷物法、航海法,轉向自由貿易
在國內外壓力之下,英國政府和社會圍繞關稅和貿易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
有的政治家認為,谷物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英國的經濟公平。比如,通過限制進口外國谷物,可以穩定國內谷物價格,有助于保護小農戶和佃農,避免他們破產后土地被集中到少數大地主手中。但是,工商業資產階級以及自由貿易的支持者則認為,地主貴族階級是通過谷物法來維持對農業的壟斷利益,因此通過各種方式反對谷物法。
在谷物法的存廢問題上,當時的英國首相羅伯特·皮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認為,實行高關稅和貿易保護主義并不是保護國內產業的最好政策,主張根據形勢需要靈活調整關稅和貿易政策。最終,1846年,英國議會廢除了實施30余年的谷物法。
此后,英國進行了一系列關稅改革,這些改革的主要任務是降低甚至是取消一系列商品的關稅。其中,廢除航海法是自由貿易在英國取得勝利的重要標志。
航海法自中世紀開始就已推出,是英國為保護本國海軍或商人利益而頒布的法律。該法禁止外來商品進入英國市場或僅允許使用英國船只運輸進入英國。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航海法已經不能滿足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需求。由此,英國政府于1849年廢除了航海法。
谷物法和航海法的廢除標志著英國告別貿易保護,進入自由貿易時代。1860年,英國與法國簽訂《英法通商商約》,給予雙方某些商品互惠待遇。此后,英國又與意大利、比利時等國家簽訂了貿易條約。
害怕國外競爭,希望重回保護主義
推行自由貿易后,英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到19世紀70年代,法國、德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為保護本國工業,又紛紛建立了關稅壁壘。為此,英國國內再次出現重回保護主義的主張,又一次引發了實行保護關稅還是自由貿易的爭論。
19世紀末,英國當時的殖民地大臣約瑟夫·張伯倫主張恢復貿易保護,他提出“帝國特惠制”的經濟政策,希望通過關稅改革加強英國與其自治領(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的經濟聯系,以關稅壁壘來抵制外國工業品,為英國提供一個“無競爭”的工業市場,從而抵御來自美國、德國等新興工業國的競爭。
在張伯倫的主張下,工商業資本家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們認為正是自由貿易的存在打開了外國工業品進入英國的門戶,搶占了國內工業市場,因此主張通過關稅壁壘來保護國內工業市場,維護自身利益。地主階級也希望進行關稅改革,通過對國外農產品進行征稅來保護國內農業市場,挽救農業危機。與土地階層和工商業資本家不同,金融家則認為19世紀后期的英國并未走向衰退,只有與其他國家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避免貿易摩擦,英國的金融業才可以自由地吸收外國資本或進行對外投資以賺取利潤。所以他們希望繼續推行自由貿易,反對關稅保護。
英國內閣中對實行保護關稅還是自由貿易的態度也存在分歧,內閣中的自由黨和自由黨統一派堅決支持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高關稅壁壘。但當時的首相貝爾福態度模棱兩可,他既沒有滿足自由貿易支持方的需要,又令貿易保護支持方失望,從而導致英國內閣分裂。1905年11月,貝爾福辭職。最終,在1906年大選中,自由黨獲勝成為執政黨,英國繼續推行自由貿易。
近年來,英國在對外貿易政策方面依舊存在類似情況。比如2023年6月,英國與美國簽署《二十一世紀美英經濟伙伴關系大西洋宣言》,宣布建立涵蓋經濟、技術的“新型創新伙伴關系”。當時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標志著英國轉向了保護主義的做法。今年6月,英國政府發言人又表示,英國是一個倡導自由貿易的國家,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歡迎談判。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