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6-26 09:16:06
原標題:潘百公個人交響作品音樂會舉辦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潘百公個人交響作品音樂會舉辦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訊 (記者蘇銳)近日,潘百公個人交響作品音樂會在保利·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辦。音樂會由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省呂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呂劇院)主辦,山東藝術學院藝術實踐與創作處、研究生處、音樂學院和山東歌舞劇院承辦,保利·山東省會大劇院、泉城交響樂團協辦。
此次音樂會時長60分鐘,特邀一級指揮徐波執棒,泉城交響樂團演奏,濟南市歌舞劇院副院長、男高音歌唱家張大衛以及第十四屆金鐘獎獲得者、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袁野傾情演唱。
作為一場由個人創作并全程主導的研究生作品音樂會,潘百公個人交響作品音樂會是山東省藝術教育與實踐的創新之舉。整場音樂會踐行“根植傳統、立足本土、綻放當代”的核心理念,深度挖掘山東獨特文化基因,運用現代交響技法進行創造性轉化與重構。音樂會首創將呂劇核心旋律、板式結構及“流水”“馬腿兒”等鑼鼓經節奏程式作為驅動力量融入交響樂織體,實現戲曲基因與現代管弦樂語言的戲劇性對話。比如作品《飄動的茂腔》,創新性地將地方小戲茂腔標志性的悲腔音調、曲牌動機,與交響樂尤其是復調織體與賦格結構深度融合,讓膠東方言音調與西方音樂形式展開深刻對話。
同時,本場音樂會實現了題材與表達的當代性拓展。例如,作品《追光者》以民族女高音與交響樂隊形式,用宏大交響語言刻畫了現代工業勞動場景和平凡建設者精神,題材與音樂表現手法都極具時代感;《大青山的回響》運用現代技法表現革命歷史題材,在民間音樂基底上營造歷史張力與沖突,升華英烈精神;《泰山》組曲突破傳統山水描繪,將自然奇觀、人文精神、文化象征等熔鑄于交響篇章,是對泰山精神多層次、交響化的立體詮釋。
潘百公是山東鄒平人,作為一位作曲家、演奏家,他在音樂道路上不斷探索。2009年,潘百公考入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山東藝術學院原戲曲學院院長、教授虢勝龍,系統學習低音提琴演奏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器樂演奏基礎。2014年畢業后,他進入山東省呂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呂劇院)樂隊工作。10年的職業樂隊演奏經歷,讓他扎根于民族民間音樂與戲曲音樂的豐厚土壤之中,獲得寶貴的第一手音樂素材和藝術養分。積累了豐富的舞臺實踐和音樂感知后,懷著對創作的渴望,潘百公于2022年再次考入山東藝術學院,進入作曲系深造。他師從作曲家、教育家孫志鴻教授,系統學習作曲技術理論,其藝術領域由演奏實踐向著專業創作拓展。
潘百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山東省呂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呂劇院)的10年樂隊演奏生涯,稱得上是一場沉浸式的文化洗禮。日復一日浸潤在呂劇獨特的聲腔韻律、板式結構和鑼鼓經節奏中,那些或高亢激越或婉轉纏綿的旋律,那些蘊含在鑼鼓點里的戲劇張力與民間智慧,早已融入血液,成為音樂創作語言中本真的基因。“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民族民間音樂、戲曲音樂是充滿生命力的藝術源泉。”潘百公說,在樂池里,自己不僅是演奏者,更是傳統的聆聽者、感受者和守護者。指尖觸碰琴弦的振動,與舞臺上的唱念做打、鑼鼓鏗鏘共鳴,讓自己真切觸摸到了中國戲曲音樂博大精深的脈絡。
潘百公個人交響作品音樂會現場 山東省呂劇院供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